返回 第1042章 为利来(求月票求订阅)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042章 为利来(求月票求订阅) (第2/3页)

还活着、而郑元化已经死了。不是因为我比他聪明。而是北方的情形不一样,连年的战乱已经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北方曾经有很多敌人,转移了主要矛盾……即便如此,我这些年也是九死一生,运气好才没死。”

    王笑说着,起身踱了几步,又道:“另外,就算杀尽这些江南缙绅又如何呢?他们除了是蠹虫,他们也是我们楚朝的根基。

    趋利是人的本性,换个人就不趋利了吗?

    另一方面,正是这些江南缙绅,他们家里也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俊才,其中不乏有满腔热血、想要经世济民者,这些人凝聚着我们大楚传承数千年的底蕴,是我们发展数千年的成果。

    杀光他们,毁掉楚朝的根基、底蕴、成果。然后呢?回到小农经济的封闭社会?重复一个三百年必亡的封建王朝?”

    王笑说到这里,闭上眼,知道自己还有另一个办法。

    就好像清朝所做的,只要承认原本的王朝留下的制度,科举功名、田亩赋税一切照旧,江南缙绅可以毫不犹豫地归降。

    从此,满洲贵族与缙绅贵族一起携手,继续剥掠着这片土地上的普通民众。

    随着这些年战乱的人口锐减、随着蕃薯等农作物的普及、随着愚民政策的铺展……天下也能渐渐‘平定’。

    就像是给这个病入膏肓的王朝再来一剂麻药、一剂牙片,一切就平和下来了。

    但,这不是他要的……

    而且,王笑明确的知道,他与清朝不同。

    他没有清朝在关外四十年的经营,没有数次入塞抢掠来的人口财富……他没有这些原始积累。

    他的力量是来自于自耕农、小地主、寒门文士,以及士族中的妥协派和心怀抱负之人。

    他只有通过改革,打破原有的分配制度,才能保证这些人的利益。

    这注定了他的制度满足不了江南缙绅的胃口,注定他不能像清王朝那样传檄而定江南……

    到今天,坐在了这个位置上,王笑才对原本那段南明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为什么那些士大夫会做出一个一个看起来蠢到令人发指的决定?

    那其实一点都不蠢,他们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自身和门户利益算计到极致的最优解……

    王笑心想着这些,转头对唐芊芊道:“我不能杀光江南缙绅,又不能容忍他们继续像以前一样分配利益。

    所以,我必须趟出一条新的路出来。这才是我先收复琉球、变法、开海的原因。

    我需要先把田地的政策定下来,让缙绅大族无法再继续兼并田地。他们要牟利可以、要海贸也可以,依朝廷的规矩来;

    我需要让朝廷来主导海外贸易,建立关税体制。以确保平定江南以后,让他们不再能踢开朝廷,牟取巨大的私利;

    我需要先发行纸币,把币权收回朝廷,不再让私人贸币大肆流易,搞乱天下的经济体系;

    我需要转移我们楚朝的矛盾,把臣民的视线向外转移,以避免矛盾的集中爆发,减少战争失败的风险;

    我需要让朝廷来主导海贸、控制海权,把这块利益的糕点做大、并把切糕点的刀掌握在手里……

    如此,我才能顺利平定江南。否则一里踏进那个泥潭,到最后也许是它吞噬我。”

    “……”

    唐芊芊深深看着王笑。

    她其实还是听不太懂这些。

    王笑所说的,是带着后世的目光对历史规律进行总结,加上他现在的地位带来的眼界,归纳出来的东西。

    这些内容,放在后世任何人眼里大概是稀疏平常、漏洞百出。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唐芊芊而言,已太足够让她崇拜王笑。

    她崇拜他的目光卓绝、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抱负、一人定天下走势的气势……

    也许又不是因为这些,她是觉得自己的夫君为改变世间疾苦而苦心孤诣时的样子……实在深深吸引了她。

    只有在他面前,她才会有这种小姑娘的痴迷。

    于是,唐芊芊看向王笑的眼神愈发深情。

    她昨天涌起的那点小气性也就此消褪下去。

    同时,她心里还泛起有一个想法——这样一个笑郎,若自己想要独占,未免太过贪心了,是要折寿的。

    ……

    王笑被唐芊芊这样看着,微有些不好意思,拉过她的手,又轻声道:“所以,你明白了吗?控制海权很重要,我做这些,是有目的的。”

    这句话,却让唐芊芊恍过神来。

    她含嗔瞪了王笑一眼,踩了踩他的脚,轻轻拉着他的耳朵,轻声骂道:“所以呢?你为了控制海权,跑去和布木布泰又睡了一觉?借口……”

    ~~

    随着一场大朝会,王笑的治国思路开始铺展下去。

    整个北楚在他的意愿下,一边是新政如火如荼的展开,一边是许多人把目光放到海上,议论着如何在海贸中如何牟取利益。

    楚朝的航海法案如何颁布、关税如何制定、官营和私营之间的关系如何解决、如何向化外夷民宣扬‘大楚圣制’……等等一系列问题被摆在了朝中百官的案头。

    这些,吸引了北楚士缙的目光,又反过来减少了新政推行的阻力。

    在这种氛围中,王笑又渐渐开始放权、躲懒。

    前阵子他不是这样的……郑元化刚死的时候,王笑有过一段时间很是勤勉。但勤勉了一段时候,他还是故态萌发,对政务捉大放小。

    他倒是对准备七月偷袭荷兰舰队一事还颇为上心。

    ……

    这天,王家小院里,布木布泰正慢悠悠地说着话。

    “好吧,告诉你也可以。当时谈判完了之后,我派遣了一队人随荷兰船只一起走。其中有几个人会留在濠境,负责联络。

    大概在五月末六月初,荷兰人会到达濠境。你若要继续这个计划,现在就要派人到濠境去,给那几个奴才传达命令,让他们告诉荷兰人,大清还在关内,正与北楚打得不可开交……”

    王笑沉吟道:“但濠境的葡萄牙人只怕也已经知道了我们收复京城之事。”

    布木布泰道:“到时距离你收复京城也不过只过了半年,南楚未定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