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5章,回家种红薯  大明镇海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415章,回家种红薯 (第2/3页)

    想到自己真的要回家养老,冯时庸都气的喘不过气来。

    至于下面的这些官员,一个个吃惊不已,接着纷纷看向弘治皇帝。

    有的心里面暗自庆幸,幸亏不是自己和刘晋怼上来了,还有的心里面骂这个冯时庸是傻叉,都什么年代了。

    弘治皇帝和朝廷这边三令五申的事情,上面诸多大佬做出决定的政策,他竟然还来反对,关键是在自己的位置上面,他竟然对南直隶的情况什么都不清楚,被罢免了也是活该。

    还有的人则是已经在思索起来,自己是不是该找人走动、走动,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可是一个肥差,而且江南烟花之地,远不是其它地方能够相比的。

    很多海外任职的总督、巡抚、布政使等等都眼巴巴的想要调回大明本土这边来任职呢。

    “唉,这个冯时庸~”

    刘健看了看冯时庸,忍不住直摇头,这个冯时庸还是河南人,和刘健是同乡,以前还拜在自己门下,也算是自己的门生了,他能够做到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跟刘健的提拔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谁知道这个冯时庸在南直隶布政使这个位置上竟然做的如此糟糕。

    北直隶布政使左龙虽然做的不咋滴,但是好对自己北直隶的情况很清楚,也是修了很多的马路,算是一笔政绩,虽然不能提拔,但好歹能够在天子这里说的过去,有个交代。

    可是你这个冯时庸呢,一问三不知,企图用华丽辞藻来应付这个述职大会,你当天子和当朝的这些大臣都是傻子?

    龙椅上,弘治皇帝面色严峻,他也是在思索很多的问题。

    他想起来了以前,在以前的时候,朝廷之中大部分的官员都和这个冯时庸差不多,甚至于远不如这个冯时庸。

    当官就是翘着二郎腿当自己官老爷,对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一问三不知,有的多少人口、一年可以收多少税、老百姓的收入如何?

    为官一任的时候,有没有替老百姓做些好事,做些实事?

    以前的那些官员大部分都是只会动嘴巴,说话一个比一个漂亮,写的文章一个比一个精美,可是在处理国家大事上面,却是没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

    朝廷被外族入侵,军队军备废弛,缺乏训练,老弱病残,不堪一击,年年被北方的鞑靼侵略、劫掠,却是只能够守城池,以至于很多时候,鞑靼人野心勃勃,直逼京师,扬言要再次入住中原、

    连东南沿海的倭寇都变的越来越猖獗,可是却始终找不出一个有用之人来剿灭这些倭寇。

    还有税收问题,偌大一个大明朝廷,一年只能够收到区区不到三百万两银子,国库都能够饿死老鼠,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自己想要干点事情,这些官员最擅长的就是告诉你没钱,要办事从陛下您的内帑出钱吧,以至于自己当了十年的皇帝,可以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

    归根结底来说就是像冯时庸这样的官员太多了,他们碌碌无为,尸位素餐,所思所想不是为君王分忧,为百姓某福祉。

    这个冯时庸身为南直隶布政使,竟然对南直隶这边的情况一问三不知,什么都不知道,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