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  大明镇海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 (第3/3页)

饥荒,想要运个粮食赈灾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北直隶基本上都已经无人种粮了,但是北直隶这边却不会缺粮。

    因为有铁路、有公路、有汽车的运输,分分钟都可以从辽东给你调粮过来。

    弘治皇帝太清楚交通的重要性了,这些年来,大明并不算没有发生灾荒。

    事实上因为大明这边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大明的降水基本上都是南涝北旱或者是南旱北涝,很少说有风调雨顺的时候。

    干旱、洪涝、蝗灾几乎是每年都在上演,但是现在对于大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弱了。

    大明在各地大搞基建,其中的重点就是历朝历代都重视的河提、大坝、水库之类的,这些工程的存在极大的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现在大明的交通条件已经起来了,你河南大旱,我立即就可以从辽东、河中、西域、山东、南直隶、湖广等地给你调粮过来,粮食一家给你发个几百斤,够你吃到明年。

    玉米、番薯、土豆之类的再给你发几百斤,这东西便宜的很,又好种,产量又高,都没人要的东西了。

    再大的灾荒都架不住朝廷如此大手笔的赈灾,纵然是地里面干旱到颗粒无收,老百姓也是可以坐在家中悠闲的抱怨着几个月不下月。

    这放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但这就是大明现在的现状,自然灾害对大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甚至于已经到没有什么太大影响的地步了。

    种地人的百姓越来越少,大量的人口都迁移出去了,剩下的人当中又有大量的人进入了工厂、作坊之中工作,工厂和作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就更小了。

    所以搞基建的事情,弘治皇帝历来都是极其的重视和支持的。

    纵然是修往四川的铁路要耗费数亿的庞大资金,弘治皇帝也是要修的,因为四川的铁路一旦通了,那就等于是打通了西南地区的命脉了,受益的可是整个云贵川地区。

    纵然是疏通长江河道,在长江流域地区大建港口、码头,大修堤坝,修建长江大桥之类的,耗资巨大。

    弘治皇帝依然也是要修的,因为长江航运一旦发挥出来,受益的湖广、江西就可以起飞了,到时候就可以形成沿长江带经济了,这些地方发力了,大明南方就可以起飞了。

    基础建设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基建还刚刚开始的大明来说更是如此了,道路所到之处,沿途的百姓都可以跟着富裕、发展起来。

    弘治皇帝感叹不已,同时内心之中还是有一点点的小成就,自己这些年励精图治总算是有了结果和回报。

    看看沿途的房子,看看大明老百姓的生活,这比起以前来那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了,大明人现在是真的富裕起来了,尤其这京津地区的老百姓,单单是看这房屋就能够看得出来,都过上好日子了。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