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58 分封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458 分封 (第2/3页)

于魏征和李百药两人,而政事堂议事,非宰辅重臣不得入内,李百药官拜礼部侍郎,虽是六部要员,却不在宰辅之列,自然入不得政事堂,而魏征为侍中,倒是可入政事堂议事,可眼下他不在京中,又怎地说话。

    魏征不在长安,有左相之称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又多不便开口,再加上司空长孙无忌又为此事推波助澜,此事在政事堂中自然就成了。

    此事干系重大,李恪若是应下,便意味着李恪便将南下,就藩并州,至此世镇边疆。这与李恪之官并州大都督不同,之官并州大都督或有返京的一日,但出京就藩,便轻易不得离开封地,更别说回来长安了。

    一时间,整个大殿中的人都看向了殿中的李恪,等待着李恪的回话,尤其是李恪身旁站着的李承乾和李泰更是如此。

    李恪如果同意就番,同为皇子的李泰还会远吗?

    李渊和李恪是李承乾储位的最大威胁,他自然是盼着李恪应下此事,外镇并州,而李恪一旦同意,李泰也不得不同意,那李泰李恪二人与储君之位便算是彻底无缘了,李承乾的心腹大患自也就不复存在。

    对于此事,其实李恪心里也早有准备,李恪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犹豫,便对李世民回道:“承蒙父皇信重,命儿臣外镇并州,儿臣自当领命。”

    李恪之言方落,整个大殿中顿时顿时一阵静谧,落针可闻,甚至安静地有些可怕,一时间众臣脸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

    李世民有意使李恪外镇并州,李恪竟是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这意味着什么?是李恪就此甘愿退出储位之争了吗?抑或是李恪根本就没有动过争储的心思,只是想着老老实实地做他的贤王?

    似乎就在李恪应了外镇之事的一瞬间,整个大唐便风云突变了,三国鼎立变成了楚汉之争,剩下的自然就是魏王李泰还有太子李承乾了。

    就在李恪应下的声音传到李承乾耳中的时候,李承乾的脸上也露出了几乎抑制不住的笑意。

    李恪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