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64 君臣反对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464 君臣反对 (第2/3页)

比谁都清楚,要是旁人说李恪故意同他作对,李世民自己都是万万不信的,他方才所言也只是一时怒急而已。

    只是李恪终究与旁人不同,分封之制,封的便是李恪这些皇子,李世民顿了顿,还是道:“传汉王和满朝三品及以上大臣来甘露殿见朕。”

    关中的隆冬,不比南方来的那般温婉。自打今日早间大雪初降,不过大半日的功夫,富饶的关中大地已经满是雪白的一片。

    太极宫,献春门,李恪着王服,束王冠,身披貂裘大氅,正垂手立于门外。

    李恪抬头看着满天飘雪,和被素裹了一层白衣的宫城,内心出奇的宁静。

    今日他退封,必是十拿九稳之事,盖因李恪对这些朝中大员的禀性实在太过清楚了。

    论才干,这些辅佐英主,开国立唐的文武百官少有平庸之辈,俱为干臣,但也正因如此,这些人也大多带着几分倨傲。

    贞观初年,高季辅便曾上疏,议三品及以上官员见亲王不必行参拜之礼,最后此事虽因李世民心疼诸子,被李世民驳回,但由得此事,也可见臣官之傲。

    自汉后,天下始乱,主渐弱,而臣渐强,历经数百年磨合,才有了如今君臣共治天下的局面,若是依李世民之意,分封天下于宗室,那这维持了数百年的局面便会一朝而破,这些臣子和他们背后站着的那些世家门阀又岂会答应。

    更何况,分封制着实弊大于利,不利海内安稳,李世民非是刚愎自用之人,听不进群臣的良谏,又怎会独断专行。

    李恪在献春门下待了片刻,便也看到了自甘露门而来,鱼贯而入的朝中众臣。

    “殿下,群臣都到了。”在李恪的身后,席君买正手撑着伞,为李恪挡着鹅毛大雪,见了众位朝中大员进殿,对李恪道。

    “恩,你且去外殿候着本王。”李恪说着,便走出了伞下,往迎面而来的众臣走去。

    “诸位大人可算是来,本王在此可是等候多时了。”李恪拱了拱手,上前对众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