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31 弱秦之计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531 弱秦之计 (第2/3页)

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还是懂的。

    “大相,父皇虽然答应了回亲,但又一个要求!”李泰坦然道。

    “什么要求?殿下请说…”

    禄东赞闻言有些紧张,这好不容易让唐朝皇帝答应和亲,别在这关键时刻出什么幺蛾子。

    “大相,本王那堂妹从小娇生惯养,住惯了亭台楼阁,所以他对自己的住处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你们吐蕃国要迎娶我大唐的公主,必须得修建一座宫殿,怎么也不得比江夏郡王府差吧?”李泰一脸淡然道。

    禄东赞闻言眉头紧锁,这让他想起了韩桓惠王的弱秦之计,为秦国修郑国渠。

    公元前355年,诸侯混战,兵连祸结,在金戈铁马与纵横捭阖的较量中,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开启了一场变法。

    位处中原腹地的韩国,土地狭小,国力羸弱,又被列国紧紧围困,四面受敌,朝不保夕,国君韩昭侯欲改变现状,任用申不害主持变法,十五年,“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倚重的是律法制度,赏罚分明,法外无情,即便太子犯法国君也无法保全,新法深入人心,就算秦孝公去世,留下的依然是一条坚实的强国之道。

    因此,往后的百余年时间里,秦国愈加强大,势倾中原,令其他诸侯国谈秦色变。而韩国却在短暂的强盛之后开始衰颓,从最小的战国又变成了最弱的战国。

    秦国强大,韩国弱小,偏偏韩国又紧挨着秦国,而且秦国一直渴望着东出,好巧不巧韩国又阻挡秦国东出道路。

    为了保住韩国,韩桓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河渠,这条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时间,外加数十万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

    这么一来秦国就会花大力气在修渠事业上,便无暇顾及东出了。既然没机会东出,那韩国自然就能够得到保全了。这条渠的名字就是郑国渠。

    “魏王殿下,我吐蕃国小民寡,怕是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修宫殿…”禄东赞有些忐忑道。

    “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