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八十三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大明小学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百八十三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第3/3页)

    很好,目光所到之处都是笑容,个个都象是好人。

    等秦中堂进入文渊阁,方佑方舍人就呈上几份文书,秦中堂问了句:“这些是什么?”

    方佑禀报说:“宁波那边关于日本国使节的奏疏抄件,附带抄了皇上的批字,以及今日官员呈进的相关奏疏。”

    秦德威大悦,手底下有个顺手的人是什么感觉?就是这样的,心思能想到上司前面去,不用自己多操心,就准备妥当了。

    自己昨天只是表达了一下对日本国使节的重视,今天这方舍人就把相关材料搜集起来了。

    秦德威就翻检着看了起来,先看的是地方奏疏抄本。

    反正就是浙江巡海军发现有夷船三只,上挂日本国进贡旗号,自称是日本国王源义晴遣使来贡。

    浙江巡按傅凤翔等人奏道:欲遵明旨,仍前坚却,但其卑词效顺,势难阻遏,悯其悔悟之忱、略其蒙昧之罪,乞敕该部再加详议。

    秦德威看到“日本国王源义晴”三个字,有点小小迷惑,换算成了足利义晴才恍然大悟,就是太阁立志传里那位剑豪将军足利义辉的父亲呗。

    反正大明对日本内部事务没多大兴趣,当初随便就册封了将军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

    嘉靖皇帝的对地方奏疏的批示是:夷性多谲,不可轻信,礼部便会同兵、刑二部、都察院详议来说。

    秦德威看着真是心痒痒,嘉靖皇帝怎么不来问自己,这满朝文武,谁能比他更懂日本国!

    然后秦德威继续看今日的奏疏原件,是礼科都给事中丁湛所上。

    其中结论是:倭夷再来修贡,仰承祖训,却而不受,以示天朝不通无礼义之国!

    秦德威将丁湛的奏疏摔在地上,骂了一句:“庸人误国也!”

    不只是骂这份奏疏,也是骂历史上这个人,将来此人出任浙江海道,也干了不少蠢事,甚至都能被严嵩当倭寇大起的替罪羊。

    方佑连忙将丁湛奏疏捡了起来,这可是今天送入的奏疏原件,马上要送到阁老们手里的。

    让秦中堂提前看,都已经是打擦边球了,要知道秦中堂的入直文渊阁差遣后面,可是加了不预机务几个字!

    就是有这几个字,奏疏虽然经过秦中堂之手,但秦中堂根本没有资格对奏疏提出任何意见。

    方佑请示过后,就捧着奏疏原件出去了,混入其它奏疏,一起送往西苑。

    又到次日,秦德威看到了嘉靖皇帝的对丁湛奏疏的批复:这本说的是,送至礼部看过。

    朱批在秦中堂手里转了一圈,做好备案存档后,又送出去了。

    于是秦中堂心里更难受了,一份份文件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明明有很多想法,却没有权力表态和处置。

    这种感觉就像是看得见却吃不着,比看不见还要难受!见鬼的不预机务!

    朝廷是有规矩的地方,不是你职务分内事,不是可以风闻言事的言官,皇帝又没有咨询你意见,那你就最好少说话。

    如果每个人都随便对其它衙门事务指手画脚,那就乱套了。

    特别是秦德威这个入直文渊阁,本来位置就很敏感,只要想几乎就能接触到所有文件。

    如果动辄对奏疏朱批大发议论,不加掩饰的真拿自己当内阁大学士,肯定要被所有人猜疑。

    当初秦德威为什么话特别多,因为翰林词臣能经常面见皇帝,本来就有顾问职责,可以与皇帝面对面随意议论,这就是词臣特权。

    但现在皇帝隐居西苑,不上朝也不怎么见外人了,词臣就很难面君了,这就是秦德威当初最担心的事情。

    而且嘉靖皇帝没有赐下银章,秦德威也就没有上密疏的特权,对于一个喜欢议论飙发的人来说,不能说话这就很蛋疼了。

    无论如何,这件事一定要发声!秦德威抓起笔,就开始写奏本。

    方佑很不能理解,秦中堂管这闲事作甚?日本国贡使这种小事,有什么好关注的?

    行走于宫廷,谨言慎行是最基本的准则。

    如果为这种根本于己无关的小事随便伸手,引起了别人尤其是皇帝的猜忌,反而得不偿失。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