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和谈,乞降地点?让他们去客栈等着!给脸了?  大魏读书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八十五章:和谈,乞降地点?让他们去客栈等着!给脸了? (第2/3页)

而随着突邪王朝前来和谈之事被传开之后,大魏举国上下更加沸腾,百姓们彻底沸腾了。

    突邪和谈,这就意味着突邪怕了,这如何不让百姓们振奋?

    毕竟如若真打起来了,大家敢打,但也不愿意打,如若能以不打的前提下,还能获得好处,换谁谁不开心?

    许清宵的名望,随着突邪和谈,也彻底烙印在大魏百姓心中。

    所有人都知道,是许清宵凭借一己之力,说服了大魏上下官员,甚至说服了大魏女帝。

    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更是被无数百姓追捧。

    许清宵爱民如子,精忠报国,此番壮志,百姓又如何不知?

    京都之中,怀宁王府。

    面具人的身影再次出现,立于怀宁王面前。

    “许清宵此战,足矣封侯,他已得大魏民意,如若再让他这般下去的话,对我等计划恐怕不利啊。”

    怀宁亲王的声音响起,他看着面具人,如此说道。

    然而面具人摇了摇头,望着怀宁亲王道。

    “此战,许清宵的确可封侯,大魏百姓也的确钦佩于他,但我等的计划,并不是一个许清宵可以撼动的。”

    “大魏民意再高,又有何用?国运之争,才是我等的真正大计。”

    “这一战,他帮了大魏,但也帮了我等,过些日子,时机便要真正成熟了。”

    “王爷,做好准备吧。”

    面具人出声,言语之中并没有将许清宵放在眼里,并且提到了国运二字。

    怀宁亲王再听完此话后,不由皱眉好奇。

    “时机成熟?如今大魏,平定内乱,突邪王朝更是主动和谈,大魏百姓民意一心,哪里来的时机成熟?”

    “还望大人提醒。”

    怀宁亲王皱眉,现在大魏上下团结一致,许清宵一战封神,大魏的的确确看到了繁荣,极有可能恢复鼎盛状态,怎么来的时机成熟?

    “此事涉及我等真正核心,并非是不愿告诉王爷,而是对王爷来说,时机并未成熟。”

    “王爷只要记住,窃大魏国运,才是你我根本,大魏强并非是一件坏事,反倒是为我等提升国运。”

    “我等图谋的,可不是区区一个大魏,希望王爷能够明白。”

    “这个许清宵,任他再强,放眼天下,他不过是一个儒道大才罢了,即便是他带领大魏,走向鼎盛繁荣,最多不过让大魏倒退五十年。”

    “纵观古今往来,有多少不朽的王朝泯灭在历史之中,又有多少气吞山河的帝王,化作白骨黄土。”

    “细细想来,王爷,斗胆问一句,许清宵比得上大魏太祖吗?”

    面具人开口询问,望着怀宁亲王。

    而面对这番言语,怀宁亲王沉默了。

    是啊,一个王朝再强,能强盛万年吗?口头上的万岁万岁万万岁,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任你王朝不朽,任你气吞山河,任你风华绝代。

    到头来,就是一捧黄土,一堆黄沙罢了。

    “与太祖相比,许清宵算得了什么?”

    怀宁亲王语气轻蔑道。

    不是他瞧不起许清宵,也不是他狂妄,而是太祖在大魏皇室眼中,是真正的神。

    一人一刀,于动乱时代,建立起大魏王朝,无论是手段还是智谋,千年来有几个人能够超过太祖?

    大魏王朝建立之时,有多少英雄豪杰,任何一个,放到现在来说,都是天穹之上最亮眼的星辰。

    而这些星辰,对比大魏太祖,却显得无比暗淡。

    所以拿大魏太祖和许清宵对比,这是侮辱大魏太祖。

    此话一说,面具人不由出声。

    “强如太祖,也不过是万古天穹的一刹那光芒,他许清宵又算的了什么呢?”

    “王爷,我等大计,超越一切,莫要再将目光放置在区区一个大魏王朝了,哪怕大魏王朝一统中州,又能如何?”

    面具人的声音,充满着诱惑与感染,怀宁亲王沉默了。

    过了一会,他点了点头道。

    “好,既如此,本王就依计行事,多谢大人提点了。”

    怀宁亲王开口。

    而面具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王爷,这段时间您不需要出面什么了,等到时机成熟,我自然会出现于此,到时候再来告知王爷。”

    “这段时间,如若王爷有任何事,焚香即可。”

    后者开口,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身影也逐渐消散。

    而随着面具人的离开,怀宁亲王眼神之中充满着好奇。

    他很好奇,对方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破局。

    是的,他的计划,不是夺取大魏皇权,而是窃取国运。

    大魏国运。

    如若只是争夺皇权,他有太多办法窃取了,并且也不会将麒麟兵符交出。

    窃取国运,才是他真正的大计。

    而眼下,大魏民意如龙,又出了许清宵这么一个万古之才,到底如何才能破局。

    他想不明白,也无法理解。

    只是对于面具人,他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唯一知晓的就是一点,这个人背后的势力很恐怖。

    至于有多恐怖,他不清楚,因为还没有真正去涉及。

    但不管如何,对方开出的条件,是自己无法抵抗的。

    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

    但这些都无所谓,只要他们的许诺,不是假的,那么比大魏皇位要珍贵太多太多了。

    两者不可比拟。

    而与此同时。

    大魏天牢。

    望着铁窗,那民意之龙,张儒的目光冰冷无比。

    反观蓬儒,自进牢狱之后,没有任何言语,也没有任何情绪,仿佛真的甘心坐牢。

    “蓬儒!”

    “许清宵,当真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他借助百姓之意,愚弄天下,坑害我文宫,陷我文宫,于不仁不义之地。”

    “纵观许清宵成名起,抨击严儒,污蔑圣意,害的圣人雕塑破碎,而后更是不断羞辱我大魏文宫,针对我朱圣一脉。”

    “毁严儒,诛其心,无视蓬儒,目无尊长,今日更是将蓬儒与我,关进天牢之中,此人为何能成为大儒啊?此人又凭什么可以走到这一步。”

    “所有人都被他愚弄了,天下人愚昧啊,若圣人在世,只怕第一个就要诛他。”

    “可惜,可惜,可惜啊!恨吾无能,否则定要让这许清宵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张宁声音低沉,但充满着冷意,极其可怕的冷意,他恨透了许清宵。

    这番话说出,他也是抱怨,同时希望蓬儒能够想出办法,解决此事,不然他太憋屈了,他真的无法释怀。

    许清宵抓他入狱,让他颜面尽失,虽然没死,可比死了还要痛苦。

    堂堂大儒,被扣押天牢,这如何不让人觉得耻辱?

    此时。

    蓬儒依旧不语,让张宁更是难受。

    可这番的憋屈,让他想来想去,彻夜难眠,最终张宁望着蓬儒,带着哭腔道。

    “蓬儒!”

    “您要是再不出手的话,咱们朱圣一脉就彻底要被许清宵压住了。”

    “他许清宵杀降,甚至还屠城,我等读书人,绝不可容忍啊。”

    张宁跪在地上,他朝着蓬儒磕头,数十日的囚禁,让他无比难受,他受不了这种屈辱。

    原本,张宁认为,大魏此战必败,一旦战败,他们就可以出来,到时候发动天下读书人的力量,完全能让许清宵付出惨痛的代价。

    可现在,随着各种战报响起,是有人故意说给他们听的,就是为了恶心他们。

    张宁知道,许清宵已经赢了。

    他们坐牢,也纯粹就是真正找虐,看不到任何一点希望了。

    所以张宁气不过,他真的气不过啊。

    突邪王朝宣战,他激动了许久,到了这个程度,大魏必然选择退让。

    可没有想到的是,大魏竟然宣战。

    宣战他也不怕,毕竟大魏宣战,也不过是嘴硬一句罢了,却不曾想到的是,突邪竟然派人来和谈了。

    这完完全全超乎他的想象。

    而许清宵的威望,也彻底抵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让他无比的难受啊。

    现在他恨不得活吞了许清宵。

    “此局,已成死局,我等败了。”

    蓬儒开口,他终于给予了回答,可这个回答,让张宁绝望了。

    成了死局?文宫败了?

    不!不!不!他不接受,他不接受。

    “蓬儒,一定有办法的,一定有办法的,我堂堂文宫,怎可能对付不了一个许清宵?”

    “蓬儒,您一定能想出办法的。”

    张宁已经气急攻心了,他望着蓬儒,恳求蓬儒想出办法,一位天地大儒,不可能没有办法的。

    蓬儒没有理会张宁,而是将目光看向窗外。

    他沉默不语。

    张宁更加绝望,他坐在哪里,眼神之中满是屈辱与绝望啊。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

    终于,蓬儒的声音响起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老夫不想走到这一步,而且你不一定会答应。”

    蓬儒出声,语气平静。

    此话一说,张宁无神的目光,顿时闪烁光芒,他看向蓬儒,眼神无比好奇与激动。

    “还望蓬儒直言。”

    张宁问道。

    “罢了,罢了,不说吧,不说吧。”

    “此法虽可以让许清宵身败名裂,甚至死无葬身之地,可牺牲太大了,老夫不说。”

    “算了吧,我等已经持续大魏文宫五百年的辉煌,即便是现在没落了,这也是天理自然。”

    蓬儒否决了张宁请求。

    欲情故纵,拿捏的极其精准。

    让张宁内心如万蚁噬咬,根本无法冷静下来啊。

    “蓬儒,您说即可。”

    “某,必然答应,只要能让这许清宵,自食恶果,某不惜一切代价。”

    张宁出声,看着蓬儒,这般说道。

    而蓬儒长长叹了口气,望着张宁,目光平静无比道。

    “你!”

    “当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声音响起,张宁微微一愣,但很快他朝着蓬儒磕头,语气坚定无比道。

    “某,愿!”

    他愿意。

    此时。

    大魏文宫。

    龙椅之上。

    礼部尚书正站在女帝面前。

    “朕,欲册封许爱卿为大魏公爵,不知王爱卿意下如何?”

    女帝开口,战争已经结束,基本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眼下就等许清宵好好休息一天,与诸国洽谈完,就算是正式结束了。

    但结束之后,有些事情还是要做的。

    譬如说,论功行赏。

    许清宵是头功,她要封爵,而且不是侯爵,是公爵。

    只是此话一说,王新志一愣,随后苦笑不已。

    “陛下,守仁之功,当属第一,不说前无古人,但至少武昌年间,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