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七章:辞旧迎新,醉酒作诗,偷的半日浮生  大魏读书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一百九十七章:辞旧迎新,醉酒作诗,偷的半日浮生 (第1/3页)

    守仁学堂。

    一件件东西正朝着侯府搬去。

    书房内。

    许清宵则静静构思着破局之法。

    大魏文宫不可能这么快离开,女帝昨日才抖的天威,而且直接说出大魏文宫要脱离的事情,已经让百姓们有所提防了。

    这个节骨眼,大魏文宫想要脱离,不被大魏百姓骂死都有鬼。

    朱圣一脉肯定不怕百姓辱骂,许清宵换位思考一番,就知道朱圣一脉在想什么。。

    用时间来洗刷这一切。

    只要尽可能的降低影响,以及找好各种理由,脱离之后,沉默一段时间,没事的时候做点好事,等百姓们逐渐接受之后,继续搞事。

    这种手段很简单,也很直接,就好像一些做了坏事的人,面对舆论压力,往往都会退出视野,然后捐赠钱财,做一些正能量的好事。

    等骂声小了,再继续出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结合女帝所说,许清宵将大魏文宫脱离的时间,设置在三个月左右。

    不算太快,但也绝对不算慢。

    女帝与朱圣一脉已经彻底撕破脸了,既然脸都撕破了,也就没必要继续待着。

    当下。

    许清宵在宣纸上落笔。

    【文宫脱离】

    这是目前来说,头号大事,文宫脱离所带来的坏处,比许清宵想象中要可怕与复杂。

    国运下降,女帝命在旦夕,大魏苍生,面临无数天灾人祸,妖魔出世,祸乱大魏。

    光是这三个因素,便让人头疼不已啊。

    即便是保住了女帝的命,可能也会出乱子,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怕那个时候,各地藩王直接动手了,而自己想拦也拦不住。

    总不可能让国家没有君王吧?

    所以必须要选择一位王爷继承大统,不然也不像话。

    可许清宵可不愿意伺候别的皇帝,好不容易和女帝关系走近,大家彼此之间也没有隔阂,做到了无数臣子都想做到的君臣同心。

    现在又换个皇帝让自己来?许清宵不干,真要到了这个时候,他直接离开,退隐山林,压一压异术,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行,能过几年过几年。

    没道理辅佐新君。

    而天灾人祸更麻烦,水车工程再厉害,也架不住地震,海啸,洪灾,还有什么蝗灾,大旱,瘟疫,这些东西加进来,估计自己直接炸掉。

    到时候都不需要敌军冲进来了,大魏自己先折腾死两三成,各种内供不足,粮草之类,你争我抢,根本不需要敌国想办法搞事。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若搞的满目疮痍,敌国还真不想进来。

    进来做什么?善后工作?救苦救难?

    至于这个妖魔乱世,也没什么好说的。

    无非是雪上加霜罢了。

    本来只以为文宫的作用,是一种精神象征,却不曾想到的是,影响如此之深啊。

    而想要破局,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

    成圣。

    是的,只有成圣,哪怕是半圣,也可以扭转战局,而且不是简简单单的扭转。

    是彻底的扭转。

    朱圣一脉有没有圣人?

    肯定是有的。

    许清宵用脚指头都猜得到,只是这种半圣,估计就是吊着一口气活着,可自己呢?如若当真能在文宫脱离那一日成圣。

    一位二十岁的圣人,这是何其恐怖?

    天下各大势力,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而自己就有真正的底气,与朱圣一脉叫板了。

    你有天下九成读书人是吧?

    那行,我从这一代和下一代开始抓起,我至少能活两百年,按照二十年一代读书人,我活着的时候,就有十代心学读书人。

    万一我又突破境界,成为了亚圣,甚至是成为了文圣,你们朱圣一脉拿什么跟我斗?

    请朱圣复活吗?

    当真朱圣复活,第一个就要劈死你们这帮不仁不义的家伙。

    许清宵可以笃定。

    一旦等自己真正踏入圣道,哪怕是半圣,自己便可以削朱圣一脉的文气,代替朱圣惩罚这帮狗东西。

    想想看啊。

    削朱圣一脉所有读书人的才气。

    曹儒等人的表情,又会是怎样的精彩?

    只可惜啊,只能想想,真的只能想想啊。

    “圣道,太难了。”

    许清宵虽然落笔,但对于圣道,许清宵的确有些束手无策。

    重新明意,重新立言,重新著书,重新知命。

    这实在是太难了,自己推翻自己的想法,树立一个更加与众不同的思想。

    而且既有保持本心,不能改变心意,又要比之前的好,这就好像你考试拿到了满分,接下来你还要继续超越自己一样。

    怎么超越?追求极致的细节,每一个字必须要大小一样,字体端正大气,而且每一个回答都必须要在回答正确的前提下,用最精炼最简洁的描写。

    不然的话,你怎么超越自己?

    而且还要天下读书人的支持,自己已经把天下读书人给得罪了一遍,不说朱圣一脉全部厌恶自己,或许有一些读书人还没有那么迂腐。

    可最起码七八成是不会支持自己的。

    今日废掉百万读书人才气,这百万读书人回去以后怎么骂自己,许清宵都没啥好想的。

    还指望天下读书人帮自己?不害自己都要烧高香了。

    摇了摇头。

    许清宵长长叹了口气。

    成圣之事,现在不能去想,越想越觉得困难,纯粹是浪费时间。

    索性,许清宵将这件事情,放在一旁,至少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一切还有机会。

    文宫脱离之事放在一旁。

    许清宵继续落笔。

    【国运】

    是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国运之事。

    通过女帝所说,许清宵大致也明白了国运的重要性了。

    中洲有仙物之根,中州龙鼎,化为山河国运。

    所以在中州内,一旦有人建国,就会形成国运,无非是起初的国运十分虚无缥缈罢了。

    而国运的好处,最基础的便是保证你国家年年丰收,风调雨顺,不会动不动有什么大灾大难。

    如若发展成为王朝,就会形成国运之鼎,就可以稳定江山气运,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大的灾祸了。

    纵观古今往来,大部分的国家,除外敌和脑子有问题以外,大部分的国家,都不会因为资源问题而被灭国。

    无非就是百姓吃的少一点,穿的差一点罢了,但只要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造反,也没人会去造反,毕竟你当皇帝了,国家就能发展起来?

    每一个国家或者是王朝灭亡,都离不开‘天灾人祸’,譬如说蜀郡一代,是大魏的粮仓之地,如若来一场二十年的大旱。

    看看大魏会不会乱。

    粮食短缺,马上引起市场恐慌,回头粮比金贵,有钱人屯粮,穷人饿死,民生怨道,最后怪谁?还不是怪皇帝和朝廷。

    来个有心人挑拨挑拨,没事都能给你整出点事来。

    这也是顾言为什么一直掐着钱不放了,因为一旦有真正大型的天灾人祸,所需要花费的银子,不计其数,百万万两白银,都能给你吃干净。

    当然这种级别的灾祸,千年难逢而已,但大魏国运若真的溃散,也会引起极其不好的影响,顾言也时时刻刻再防备。

    而大魏王朝自北伐之后,还能坚挺下来,最起码还能苟延残喘,就是因为国运还未散。

    国运这一块。

    许清宵的想法倒也简单,文宫脱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天灾人祸,这也是无法阻挡的事情,而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两点。

    屯粮,除恶。

    只要有粮食,即便是发生了大灾祸,最起码还有粮食吧?最起码能吃上一口饱饭吧?

    百姓们也不会直接暴怒,多多少少会给朝廷时间。

    所以粮食这一块,必须要抓紧了,而且要死死抓住,并且广屯粮。

    “让异族国将所有存粮一半送到大魏。”

    “国库开支一笔银两,收购各地富商手中的粮食。”

    “挖地下粮仓,严格进行存粮保护,各地都放置好,做好随时应对灾祸准备。”

    许清宵将这些全部写了下来。

    “水车工程第一批粮产已经收割了,这几日应当会送到朝廷来,这也是一笔海量的粮食。”

    “至于除恶,让刑部加强各地郡府县,务必要彻底除恶干净,至于妖魔,敢来就杀。”

    “这些妖魔也不敢直接乱来,起初应当是试探,所以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不惜一切代价,斩杀妖魔,让他们忌惮。”

    “这样也可以稳定局势。”

    许清宵笃定这两个主意。

    一个就是屯粮,一个就是除恶了。

    这两件事情,完完全全是为了更加稳固国运,同时也是为了降低大魏文宫脱离所带来的影响。

    可思来想去,许清宵都明白一个道理。

    还是不够。

    这个是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大魏文宫脱离所影响的国运,是人力不可及之范围。

    你在如何逆天,也很难更天斗啊。

    想想王莽和刘秀,几十万精锐大军打不过几万普通将士?

    你大军再猛,陨石砸过来,你怎么玩?

    说来说去,还是要成圣啊。

    许清宵将笔缓缓放下。

    因为越想越有一种无力感袭来。

    让自己束手无策。

    但许清宵也明白,不管如何,自己还是要尝试的搏一搏,最起码事情到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余地之时,自己就更不能犯错了。

    “朱圣一脉。”

    “若吾成圣,尔等所作所为,吾定当以十倍偿还。”

    许清宵心中咬牙。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无助和无力。

    因为这一次许清宵不是跟人斗,而是跟天斗。

    很快。

    许清宵又捡起笔来,写下一些东西,随后让人将内容秘密送到陈正儒手中。

    不管怎么样,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而就如此,转眼之间,一天的时间过去了。

    整座守仁学堂已经被搬空了,全部搬到了侯府之中。

    望着空空如也的守仁学堂,许清宵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许清宵没有前往侯府。

    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学堂当中。

    倒也不是琢磨着什么,而是独自一人静一静。

    细细想来,自己穿越至今,也已经有九个月了吧?

    三月四日,穿越而来的。

    不知不觉就过了九个月。

    认真想一想,这九个月的时间,自己一路可谓是无比艰苦啊。

    异术之灾,自己开局只有十二个时辰活,为求活命,修行异术,牵扯上了白衣门,招惹到了程立东。

    而后入了南豫府,聚会上念下千古名词,算是第一次扬名,随后府试之上,更是写下安国策,因不知朝廷情势,被女帝说成是论圣之言。

    新学之术,导致惹来大魏文宫一些人的不满,紧接着又惹来一些是非,害的一些无辜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