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子真令,立四十八大宏愿  大魏读书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子真令,立四十八大宏愿 (第2/3页)

不聊生,帝王残暴不仁,残害忠良,那天地也不会认可这样的王朝,这样的皇帝。

    一切都合情合理。

    “也就是说,接下来,大魏不可发生战乱了吗?”

    卢国公的声音响起。

    他望着对方,如此问道。

    “回国公,应当是如此。”

    “不过国公安心,如今大魏已经踏平蛮族,有平乱王在,中洲剩下的两大王朝,也不敢发兵我大魏,战乱之事,想来不会发生,而中洲龙鼎的三大好处,也足以让我大魏稳步上升。”

    “所以,下官认为,凝聚完整的中洲龙鼎,只要等待即可,等到时机成熟,大魏便拥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礼部侍郎心情很激动也很澎湃,甚至都说出问鼎天下这种话来。

    当此话落下,众臣们也不由点了点头。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亦或者是六十年,其实不算特别长,只要国家处于稳定上升阶段,这算不了什么。

    除非是说在战乱当中,那别说十年了,一年都很煎熬。

    一时之间,百官们彻底弄明白中洲龙鼎的事情后,有人带头,朝着女帝一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中洲龙鼎凝聚之日,便是大魏一统天下之时,陛下可为千古第一女帝。”

    有官员跪在地上,朝着女帝深深一拜,既是拍马屁,也是发自肺腑。

    大魏最大的隐患,就是蛮族。

    如今蛮族都被灭了,剩下的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并不可能向大魏宣战,没有理由宣战,也不敢随意宣战。

    大魏已经不是曾经的大魏了。

    自然而然,有这种大魏即将问鼎天下的想法也很正常。

    有人带头了,其余臣子们也不能扫了兴,一个个朝着女帝作礼拜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一件好事,值得如此。

    龙椅上。

    季灵心情也有些澎湃,但她很快便冷静下来了,没有憧憬什么未来统一问鼎之类的事情。

    反倒是十分冷静道。

    “未来还不清楚,先等许爱卿回来再说吧。”

    季灵出声。

    踏平蛮族,是因为许清宵。

    倘若没有许清宵的神武大炮,想要踏平蛮族,不是不可能,而是不可能这么快。

    这泼天的功劳,属于许清宵。

    自然而然,有些事情,要等许清宵回来再说。

    的确,此话一说,众臣也纷纷点了点头。

    如今许清宵在大魏是彻彻底底化成神了。

    甚至,许清宵在百官心中,也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仿佛大魏不管发生任何事情,只要有许清宵在,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许清宵成为了大魏的骨,真正的主心骨。

    而与此同时。

    蛮国境内。

    随着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的安静。

    再加上蛮国的投降。

    这场本应该是旷世大战,却静静的落下了帷幕。

    没有人会想到,蛮族会以这种方式失败。

    也没有人会想到,蛮族会输的这么惨。

    如许清宵说的一模一样。

    首战及终战。

    大魏赢了,赢得直接,也赢得让人害怕。

    不仅仅是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害怕,对于其余四大洲来说,各大势力同样也害怕这个神武大炮。

    谁敢保证,某一天,许清宵的开炮之声,会不会出现在自己势力内?

    这威力等同于一品武者。

    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够抵挡的了,除非有一品能在神武大炮释放之前,将其击毁。

    但这很难,因为大魏的一品,可不是吃干饭的。

    蛮国王都。

    大魏铁骑已经踏入此地,百万大军,以最快速度控制蛮国境内,一路上畅通无阻。

    蛮王都已经下了罪己诏,外加上亲笔写下投降书,蛮族百姓怎可能有反抗之心?

    即便是有,但在大魏铁骑之下,也统统化作了不甘的怨魂。

    直入蛮国京都。

    皇都内,早已经乱作一团,国都大门也已经被打开了,令人嘲讽的是,打开国都大门的人,是蛮族的武将。

    在生死面前,他们没有任何一点豪迈,但很快许清宵知道了原因。

    蛮族的文臣,都被护送走了,在他们眼中看来,蛮族不缺乏英勇的将士,谋士更为重要,能为蛮族东山再起做出极大的贡献。

    不得不说,在这点上,蛮族的决定没有错。

    但整体来说,有几个亡国之后,能翻盘崛起的?

    面对蛮族武将的谄媚和叛变,许清宵没有任何好脸色给,倒不是瞧不起这种人,而是这些蛮族将士,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尤其是上了点年龄的,基本上都参与过靖城耻之难。

    故此,许清宵也极其果断。

    下令斩首,同时搜索蛮国将士,但凡参与过靖城耻,皆然斩首,其余抓去苦役,是真正的苦役。

    去冰天雪地,老老实实给大魏做贡献,这辈子就安心待在苦寒之地吧。

    一直过了两个多时辰。

    临阳侯带着一支精锐将士,快速来到许清宵面前。

    “王爷。”

    “大军已经控制蛮国重要郡府,其余周边府县之地,也正在逐渐控制,预计明日午时之前,我军可完全掌控蛮国上下,请王爷指示。”

    临阳侯意气风发走来,朝着许清宵一拜,而后告知蛮国的情况,再询问下一步的计划。

    “好。”

    “收刮所有金银珠宝,全部运往大魏国都,尤其是国都内,同时管控好蛮国百姓,防备有人袭击,再一一登记,告知他们。”

    “大魏并非是残暴之国,既蛮国投降,大魏也愿意受降,条件也很简单,寻常百姓,前往大魏做工,有吃有住,三十年后可恢复自由身,并且结算银两工钱。”

    “蛮族将士,包括武者一类,前往苦寒之地,为大魏做出贡献,四十年后,也可恢复自由身,依旧结算银两工钱。”

    “不过,但凡屠杀过大魏百姓,亦或者参加过靖城耻之战者,当场斩首,其后代子孙,终身苦役,违令者全斩。”

    许清宵出声。

    蛮国人口不多,对比大魏来说,其实根本不值一提,当初入侵大魏时,鼎盛时期,人口不过两万万,而后七次北伐,打到蛮族只剩下不到五千万人口。

    如今恢复了这么多年,也逐渐突破一万万人口。

    但蛮族人天生就要比寻常人力气大一些,体格强壮,而后又在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的各种帮助之下,更是愈发强壮。

    这批人肯定要留着。

    大魏接下来注定要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人力太大了,修桥建路,采矿挖药,那个不需要大量劳工?

    眼下这一万万人口,就是最佳人选了,可以为大魏节省一笔恐怖的支出。

    而对于这些百姓来说,虽然很惨,但最起码保住了命啊。

    许清宵算仁慈,到了大魏,肯定是管吃管喝,但也别想吃的多好,就是最差的粮米,能吃饱就行,营养什么就别考虑了。

    再让他们自己搭建住处,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至于所谓的算工薪,按照一个极低的价格就行了。

    相当于正常工人三年左右的收入即可。

    这已经算很仁慈了。

    要换狠一点的人,譬如说蛮族这帮家伙,倘若是他们站在许清宵这个位置,会给这般的优待?

    最起码也是全杀。

    许清宵是怀柔手段,屠杀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仇恨更加恶化,而且逼急了这帮人,不给他们任何一点活路,也会给大魏王朝带来一些麻烦。

    这没有必要。

    大魏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