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发展方向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1/3页)

    姜维和霍弋两种意见,说直白一点,就是缓和急两种观点。

    历史上,姜维游说钟会自立,就是采用了急策,因为那时候蜀汉已亡,不冒险没有翻盘的可能。急策就算不成,大不了鱼死网破,总好过束手就缚什么都不干。

    而现在,新汉的形势虽然不能说多好,但至少关中根据地蒸蒸日上,蜀中这边也还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地方,南中、永安也还在手里,稳扎稳打比冒险一搏要更加实际。

    两种意见一时争执不下,决定权到了刘谌的手里。

    刘谌思谋再三,最后决定支持从小看自己长大的霍弋。

    原因很简单,霍弋和刘禅是义兄弟,关系不一般。

    相比不太熟悉喜欢自作主张的姜维、脾气暴燥喜欢摆老资格的宗预,刘谌更愿意选择霍弋。

    与姜维、宗预不同,霍弋这个后将军在新汉初立时,由于安南路途遥远,未参与到组建中来,但随后,在刘谌的再三要求下,霍弋从南中返回,成为新汉朝廷排名第三的重臣。

    排名第一的大将军姜维,实际上已经成为赵广的代言人,现在赵广军中的多名将校,如傅佥、张护雄、柳隐、寇林、陈寿等人,出身都是来自姜维军中。

    排名第二的大司马宗预,本来是刘谌的坚定支持者,但在诸葛尚北上之后,宗预的立场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心想要继承丞相遗志,复兴汉室的宗德艳,对赵广在关中的所作所为赞不绝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老人家有句名言,党内无派,奇奇怪怪。

    新汉朝廷,当初重建时,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力量。

    第一,赵广、姜维等军方将领,赵广本身是元从出身,有一大帮元从后裔跟随,张绍、张遵因为前面合作的关系,也站在赵广这一边,最为重要的是,姜维这个新汉军方大佬的支持,这一股力量掌握了新汉的枪杆子,实力最为强大。

    第二,宗预、董厥、樊建等朝堂重臣,这一股力量由原来蜀汉朝中的主战派官员、不愿降魏的官员以及丞相党的一部分官员组成。本来他们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实力,但诸葛瞻阆中败仗后,军中力量损失殆尽,宗预等人现在主要依靠的是地方官员的支持。

    第三,刘谌及支持他的力量。刘谌有皇族的身份,支持他的主要是南中的安南将军霍弋、永安将军罗宪等地方实力派。建宁太守李遗照理也应归入这一方,但因为关银屏的关系,李遗与元从一方的关系要更密切一些。

    三股力量中,刘谌实力最弱,在朝堂上发言权最小。

    但就刘谌的身份来说,又是皇帝,这就像一家公司,小股东是总经理,但事实上却是背后的两个大股东说了算。

    这种局面,在新汉初创时,外面的压力和困难很大,一致对外是当务之急,新汉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就算有些分歧,也能克制住。

    但随着形势的好转,特别是拿下关中之后,原本势单力薄的新汉上下,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打拼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