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四章 河西走廊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一百七十四章 河西走廊 (第1/3页)

    刘弘身份高贵、讲礼数、又懂得进退。

    刘宣虽然穿着锦袍、但骨子里依旧是胡种。

    在两人之间,谁是更合适的谈判对象,不用多说,肯定是刘弘。

    更何况,刘弘提出的搁置争议、合作开发盐池的主张,让赵广眼前一亮。

    三国大战连年不休,耗尽的是汉人的底气,便宜的是胡虏的崛起,晋国的统一与其说是国力强大后的必然,不如说是刘禅、孙皓两个末代皇帝比司马炎要更差、更烂。

    如今,新汉虽然重建,但从河东一战的情况来看,汉军的底气还不是很足,就以蒲阪这一战为例,如果没有赵广超出常人的神勇表现,汉军能不能顺利击溃诸胡,还是个未知数。

    休养生息需要时间,军队补充,民生积累、辎重调度等等也都需要时间。

    同时,在多年战乱之后,北中国的人口已经急剧减少,一向紧俏的盐的价格也跟着降了下来,这种情况很正常,需求少了,价格就下来了。

    有人就有盐的销量。

    晋国的人口最多,盐的消耗量也最大,吸纳了河东难民的新汉人口排第二,用盐量也相当的大,至于南方的吴国,则另有海盐的渠道,不从解池这边运盐。

    真正缺盐的是匈奴、鲜卑等胡族,他们一没有技术,二没有盐工,三境内没有盐井,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汉人那里交易获取盐巴。

    这种生活必需品的交易,从两汉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清,也是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所以,共同开发解池,晋国看似吃了亏,但实际上只要垄断了盐的交易价格,司马炎照样赚的不会比之前少。

    皆大欢喜,坑胡虏的主意,赵广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

    和刘弘一样,刘宣也带着和平的使命而来。

    阎宇这个假诸葛亮把匈奴诸胡坑的不轻,万余骑卒幸运的逃回去的不到二千余骑,其中还有不少受伤严重的,能不能治好活下去还很难说。

    赵广在蒲阪渡口祭典阵亡汉军将士,离石的刘渊及匈奴诸部酋帅也在为没有回来的勇士而痛心落泪,在悲痛之余,各部酋帅不约而同的寻找失利责任人来。

    谁该为败仗负责?

    五部大都督刘渊吗?是他做出的决定,也是他号召征募的诸胡勇士?

    当听到五部开始有阵阵的抱怨时,刘渊有点慌了,毕竟,他这个五部大都督上位的时间还不长,只有区区一年不到。

    人心要是不稳,那等待刘渊的将是被推翻、被杀死的下场。

    急于缓解内部矛盾的刘渊,在与刘宣、文立等心腹商议之后,决定采取对内对外两步措施。

    对外方面,刘渊也遣出一向信任的刘宣为使节,前往关中与赵广会面,刘渊也没有多大的奢望,主要就是希望汉匈停战,让他有机会先稳定一下内部。

    要想停战,当然要付出代价。

    刘渊给予刘宣的底线是赔偿皮毛、牛羊等特产,要是赵广愿意接收并州一带的汉人的话,也可以拿来充抵,至于战马那是万万不能给的。

    刘宣这个匈奴贵族能言会道,又学习了汉人的文化,但就骨子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