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七章 迁都往开封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百五十七章 迁都往开封 (第1/3页)

    洛阳。

    又一年风凝雨聚。

    晋国在此立都已有四个年头,二月中的时候,司马炎鉴于当前面临的困难,接受了天官丞的建议,改年号泰始为太康。

    太康明眼人一看即知,国家太平安康的意思。

    不过,这似乎与晋国的情况不相符合,但司马炎已经顾不得了,在历史上太康年号要再过十年,等司马炎灭了孙吴之后才正式启用。

    而这一次,有可能是司马炎预感到,他等不到哪一天到来了。

    河内郡失守的消息,对于晋国上层来说,影响还不是太大,真正受到冲击的,是在洛阳底层生活的普通民众。

    缺粮引发的恐慌正在加剧,小门小户无力支付越来越贵的粮秣,只能选择逃离,从洛阳的东门往兖、豫等地去的驿道上,人流如织,拖家带口者不计其数。

    民众逃离之后,曾经繁华无比、热闹非凡的洛河教坊肃条的空无一人,连倚门卖笑的歌伎都要面临失业,显示着洛阳这座城市的未来不容乐观。

    洛阳虽然日渐萧条,但是习惯了享受的司马家诸王、还有贾充、荀勖等人都不愿意离开洛阳,而杨骏这个提出过迁都的国丈,又拿不出更好的一揽子方案来说服其他人。

    司马炎本人对迁都也有顾虑。

    司马家篡魏而建晋,在许多忠臣名节之士眼里,就是得国不正的奸臣。

    当初立晋之时,为了昭示正统,司马炎执意要将都城定在洛阳,就是因为洛阳是汉朝的东都,比曹魏的邺城要有底蕴的多。

    崇德殿内。

    豆灯被点燃,照的满殿通透明亮,自二月上至二月下,勤政的司马炎连续的召集了众臣商议对策,为坚守洛阳还是弃守洛阳而激烈讨论。

    在殿中除了大臣、将领外,还有一名光头的僧人也在其中,朝他的站立的位置,距离张华不远的地方,显然很是司马炎的重视。

    “诸卿,如今魏吴联合北攻,河内又陷汉贼之手,致我大晋粮秣不足,民生凋弊,内外交困,不知有何良策可解此困?”司马炎坐在皇榻上,面容有些黄腊,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以司马炎四十四岁的年龄来看,其实并不是太大,保养调理好的话,再活个二十余年不是问题,但事实上,从登上皇帝位置的第二年开始,司马炎的身体就出问题了。

    当皇帝辛苦不辛苦?

    这话问司马炎的话,他一定会回答太辛苦了。

    在登基之后,司马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