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六章 找赵广出口恶气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三百零六章 找赵广出口恶气 (第1/3页)

    时间就是一面滤镜。

    有时照出的是真实,有时照出的是虚假。

    决定真与假的,最后还是人心。

    晋国朝堂上,司马炎召集众臣议事之时,决定要宽宏相待,让天下人看到司马氏仁君的形象,这一决策真要施行起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最起码,从士族大户对晋、汉两边的印象来看,司马炎的风评也要比赵广好的多。

    山涛的使团出了开封之后,即分成二队,一队跟着山涛,向偃师、洛阳方向而去,另一队则跟着王戎,转向了许昌方向。

    竹林七贤的名望,让山涛出使多了一层保护膜,没有特殊的情况,哪一方的君主也不会无缘无故,将山涛怎么样?

    但这一次前往同是晋国的洛阳,山涛却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肃杀。

    从脾气性格角度来论,司马炎确实是一个好人。

    他施政宽仁,不是特别触怒于他,不会胡乱杀人,这一点,比其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都要好太多。

    但从皇帝的履职能力来论,司马炎又不算出众,顶多算是中上,再客观一点的话,就是平庸中有几朵小浪花。

    历史上的伐吴统一天下,也是由于羊祜、杜预等人一力推动,司马炎犹豫再三,最后才始无可无不可的同意。

    皇帝个性过于宽宏,最大的问题就是控制不住局面。

    也就是说底下的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事,反正做错了也没什么,顶多被司马炎说上几句,严重一点也是罢官而已,只要等司马炎过了气头上,就可以再官复原职。

    现成的例子就在面前,比如贾充和荀勖。

    竹林七贤之中,有品行高洁之士,有盗世虚名之徒。

    山涛无疑是前者,而王戎虽然也在七贤之中,但却只能算后者。

    相比不识军务的山涛,王戎是知兵之人,在伐蜀、伐吴的战事中,这位仁兄也是一个方面军的大将,特别是在平定吴国时,王戎的表现比王浑还要优秀一些。

    王戎此次前往洛阳,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