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梁时月 第一百二十三章 对陆垚的不同看法(上)  北宋大相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汴梁时月 第一百二十三章 对陆垚的不同看法(上) (第2/3页)

且问你,他刚才睡觉的时候交代你什么了,我看你这是要去厨房?”陆盱接着问道。

    棠溪于是就将陆垚和苏轼约定好,晚上要做东坡肉的事情告诉给了陆盱。

    那陆盱听到东坡肉三个字的时候,明显眼睛放光了了一下。着实,距离自己上一次吃到东坡肉,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自己也想吃着一口了。

    于是,陆盱便让棠溪进厨房收拾去了。

    说回陆垚这边,前面有提到过,这陆垚,虽说不上天不怕地不怕,不过不管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还是一个现代人,陆垚这人活得十分洒脱,对于每天要做的事情有着自己的计划,但是同时,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倒也丝毫不在意。有多少对你的赞美之声,就有多少对你的诋毁之声,陆垚始终记着这句话。

    无论是职场,朋友,甚至是亲戚,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面,你没有办法保证其他人看到你获得成功,都会衷心祝福你,那就不要去想,他们会在背后怎么议论你。

    虽说陆垚从来不去研究,也不去想其他人到底对自己有什么看法,不过不同身份的人,对陆垚的议论就没停过。

    苏轼、苏辙,还有开封府三人组对陆垚的看法,我们放到最后说,先来看看,陆家自己人,对陆垚是什么想法。

    既然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先从关系比较疏远的亲戚们开始说起吧。

    其实,除去过年之外,陆家的亲戚们平时很少走动,一来,确实每家的情况不同,距离也不近,二来,这陆盱身居要职,每天也要处理朝政,其他人也不想打扰陆盱。

    要说陆盱,这绝对是陆家家族当中混的最好的一个人了。和他相比,陆庚、陆悱二人,就显得十分平平无奇。而他们两个人对于陆垚的看法,由于一年基本也没多少时间在一起,他们二人对于陆垚的印象,和百姓们口中传的陆垚,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自家人自然不能说陆垚是纨绔子弟就是了,但是没什么好感是真的。

    其实,陆家之所以亲戚之间走动来往这么密切,大多数都是因为陆盱的原因。这一个现象,放在现代也十分常见。当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当中,出了一个十分杰出的人,这里可以说是身居高位,也可以说是十分富有的人。一旦有这样的人出现,你会惊讶的发现,这一整个的家族基本上都会围着他转,谦让着他,比如,过年的聚会选在他的家中,平时礼尚往来也变得多了,基本上也都是奔着他家去的。

    这很容易理解,就算是一家人,也要讲求一个礼仪,人家现在有权有钱,你多去往他家里跑跑,送送礼物,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有用到他的时候,那这个时候,你之前送出去的那些东西,就值回价格了。

    这些话,通常是由长辈在教育孩子学会礼尚往来的时候说出去的话。现在想想,不光是现代,早在古代,古人们就已经开始讲求其礼仪来了,要不怎么会每个朝代都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其实,有些时候这些贪官自己可能并不想收很多的东西,只不过架不住自己的家庭势力庞大,自己不收,自然有人会替自己收,收了别人的东西,自然是要替人家办事,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过,作为户部侍郎的陆盱,在这方面,倒是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每次在陆府聚会的时候,陆盱都会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拒绝送礼,一旦让他发现有人偷偷送了礼物到了自己家,那么礼物退回,自己跟这个人,接着就会断绝一切往来,不管这个人是在朝中自己的好友,又或者是家族里面的亲戚。

    陆盱之所以会订立这个规距,自然还是受到了包拯的影响,当年被包拯所救,才有了今天的陆盱,所以包拯身上的气节在陆续也有所体现,别的不敢说,在钱财收礼这方面,陆盱可以说是以身作则,杜绝了贪腐之风。

    此言一出,当时不了解陆盱和包拯这一段渊源的两个朝中大臣,本想着和陆盱凑凑近乎,听他这么一说,二人都是觉得,这陆盱要么就是觉得自己给东西给少了他不高兴,要么就是在装清高。

    于是,没过多久,这两个人就给陆盱送去了一车的金银财宝,希望陆盱能在赵祯面前美言几句,让他们的孩子都上朝为官。而陆盱的做法,就是连夜让人把那一车金银细软都给这两个大臣送了回去,并且陆盱说到做到,从那之后,自己再也没有私下里跟这两个大臣有过任何的交流。

    本来,这两个大臣还以为陆盱会向赵祯举报自己,可是陆盱却觉得,东西既然退回去了,就没有必要再过河拆桥,毕竟大家同朝为官,都不容易。

    这件事情,后来几经辗转,还是传到了赵祯的耳朵里,也因此,赵祯当时下定了决心,让陆盱做这个户部侍郎,自己放心。

    本来,陆家的其他亲戚们,包括陆庚、陆悱二人,都觉得陆盱之前拿话是说给那些朝中的大臣们听的,自己这边作为陆家家族的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不过,陆盱对于家里人送的礼也是退还了,并且真的有一段时间没再搭理过那个亲戚。

    看来,陆盱是说到做到的人,这二位知道了陆盱这个性格, 又不知道该如何讨好他,无奈之下,只能多多走动吧。不过陆盱此人,对于家里人提出的帮忙的请求,基本上都是不同意的,毕竟如果把自己家里的亲戚都安排到各个官职上,这肯定就是结党营私,被皇上知道,是会掉脑袋的。

    陆庚、陆悱二人一时间也就放弃了入朝为官的想法。

    而陆垚呢,陆盱的这个二儿子在他们看来,有些傻里傻气的,应该说,在陆垚没有让他们帮着自己看管厂子的时候,这二位只觉得陆垚还是那个纨绔子弟,整日里花天酒地,和他大陆浩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不管是谁,应该都不想跟陆垚这样的人做过多交流,所以每逢逢年过节,这二位都躲着陆垚,更多的是和陆浩交流。

    在这二位都放弃了对陆盱这一家的期待的时候,陆垚倒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的人生,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先说陆悱,陆垚让他去管理工厂,虽说面对着这个新兴产业,陆悱有些措手不及,不过过了一段时间,自己也就适应了。再说陆庚,让他管理的产业就更加重要了,那是直接给皇上赵祯服务的彩票行业。

    这二位本来对陆垚的印象不算太好,不过在陆垚在十分短的时间内就决定将这两个产业交给这二位亲戚的时候,他们对于陆垚的看法,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陆盱之前是怎么对自己的,那可是铁面无私,说什么忙也不帮也不为过。

    转过头来,再看看他儿子陆垚,虽说管理工厂和彩票站,是从商,并不是从政,但是名声和钱财,说到底自己还是能获得一样的吧。虽然彩票站的大头都被赵祯给拿去了,但是剩下的部分收入,陆垚毫不犹豫就分给了陆庚一部分,而这些收入,和陆庚平日里的收入比起来,那可真是天差地别。

    另一边的陆悱就更不用说了,工厂方面由于是新兴技术,所以收入一直颇高,不过,就算收入再高,陆垚也从来没有克扣过陆悱一文钱,自然,陆悱这边也是拼尽全力让工厂越来越红火,收入越来越高。

    要让这二位说呢,陆垚身上,应该比陆盱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东西,俗称,人情味。

    在他们看来,陆垚把这些重要的产业都交给自己来打理,一方面是出于信任,另一方面,还是因为自己是自家人。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这才是合家欢乐之道。

    于是,自从这二位成了产业管理人之后,面对其他人再说陆垚坏话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上前去制止,对他们来说,就算陆垚有很多的缺点,不过现在看来,他有经商头脑,对自己家里人也好,自己自然是要维护他。

    说完这二位亲戚,我们再来看看陆家自己人对陆垚的印象。

    先来说说母亲言氏和大嫂许氏这两位妇人。陆垚的母亲言氏,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妇道人家罢了。俗话都说,如果生了两个儿子,自然是疼小的比大的多一点,这话放在陆家真是一点都不错。

    自从有了陆垚之后,言氏对他就一直是惯着宠着的,这也间接造成了陆垚放荡不羁的性格,不过,就算是这样,言氏也每次都是背着陆盱帮着陆垚摆平了不少事情。

    就说之前和韩韫玉的婚事,陆垚都闹得最后离家出走了,这可把言氏给吓坏了,等到陆垚回来后,言氏立刻表示要跟韩家退婚,为此,还与陆盱大吵了一架,这一切都是为了陆垚。

    在言氏的眼中,陆垚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有些毛病,调皮都没问题,言氏一直相信,陆垚最后会成功的。

    事实上,陆垚也真的成功了,看着那一车一车的钱被拉进陆府,作为陆垚的母亲,她无异于是最高兴最开心的。

    那之后,她一有机会,就会去之前其他那些所谓的姐妹们的家里,说起自己儿子陆垚多么厉害。这些女人的孩子大多都在朝为官,也有一些是经商的,之前陆垚一无是处的时候,总是会取笑陆垚。不过,现在言氏的儿子陆垚出人头地了,这可把她们给气得够呛。

    可以说,陆垚的母亲言氏,是一个从始至终,对陆垚的印象就没有变过的人,也是永远不会变的人。

    再说说大嫂许氏。其实许氏这个人很简单的,嫁给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