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一章 为了火锅  大秦守夜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零一章 为了火锅 (第3/3页)

韩士枚做安西四镇节度长史,借王庆祥之前呈报祥瑞的由头,封外孙韩平安为叶勒大都督。

    太子的危及解除了,既感激恩师也感激韩家父子,就在他得知韩士枚竟是自己的妹夫,韩士枚的儿子竟是自己的外甥时,安乐山起兵造反,连向几城,直逼长安。

    天子调陇右、河西、北庭和安西的大军入关平乱,安伏延从四镇抽调三千精锐回援,安西军刚抵达敦煌,就收到长安城破,天子出逃的消息。

    太子在逃亡路上授意禁军兵变,逼天子诛杀国舅和贵妃,然后跟天子分道扬镳,去朔方登基,遥尊逃往剑南道的天子为太上皇,并命韩士枚为安西大都护兼安西四镇节度使,封韩平安为叶勒郡王兼叶勒镇使。

    由于叛乱的是藩镇,他再也不相信藩镇,不设主帅,以宦官监军。

    安伏延在宦官监军的瞎指挥下,不幸战死。

    战乱整整持续了九年,并且只是平息了战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吐蕃则趁机攻占陇右、河西,切断了长安与西域的联系,甚至一度攻占过长安,因为夏天太热才撤兵。

    长安对西域一无所知,以为西域已沦陷。

    事实上吐蕃因为隔着大食并没有进犯安西,韩平安在老爹支持下埋头发展了十四年。直到曾帮皇帝平过乱的回纥进犯北庭,才露出獠牙出兵,一举击溃了回纥和依附回纥的三十几个小部落。

    在攻不攻陇右、河西,打不打通与长安联系这一问题上,叶勒府学和安西道学出身的少壮派与心向长安的保守派针锋相对。

    人一旦走到一个高度就会身不由己,韩士枚做不成忠臣也不想做奸臣,干脆急流勇退,去叶勒府学教书育人。

    韩平安本就是郡王,是西域权力最大爵位最高的人,在李成邺、徐浩然、黄博文、余望里等人的极力劝进下,以叶勒郡王兼安西、北庭节度使。

    留一部分兵力在北庭与吐蕃相持,再集中一部分兵力翻越葱岭救援节节败退的那雪部突厥,一举击溃进犯河中并试图翻越葱岭的吐蕃大军。

    太上皇和皇帝先后驾崩,新登基的天子无力掌控大局,朝政被一帮宦官所操持,占据河西走廊的吐蕃又蠢蠢欲动。

    西域大军一举将其击溃,打通河西走廊,赶到长安清君侧,扫平割裂的几个藩镇,留下十万大军镇守,派来一批西域学子辅佐天子。

    天子无以为报,只能封韩平安为西域王。

    韩平安并不想做什么王,让安云儿生的儿子韩长生执政,请徐浩然、黄博文辅政,自己则带着李钰安云儿同苏达素石一起,组建了一支多达一万五千余人的庞大使团。

    先去巴格达,再去罗马,一直走到极西之地的一片汪洋没得走了,就地召集工匠造船出洋,抵达一片物产丰饶的大陆,找到了无数金银和番薯、玉米、辣椒等作物,直到吃上酸爽的火锅才返回西域。(全书完)

    ……

    ps:说是完本,不如说是烂尾。

    这两天深刻反思了下,之所以写这么烂,不是准备不足,而是准备太足了,有太多东西想写,结果写成一团乱麻,没激情没意思,各位兄弟姐妹不喜欢看。

    同时,写这样的历史不是我所擅长的,要有自知之明。

    订阅太少,没订阅就没钱,没钱就没法儿养家糊口,不得不到处为止,感觉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编辑给的那么多推荐。

    接下来,我痛定思痛,踏踏实实写我的警察故事,新书一星期内上传,敬请各位兄弟姐妹再给老卓一个机会。谢谢大家,拜托大家了。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