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三章:国公催婚,三急三缓,宁王出面,议和已定  大夏文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百四十三章:国公催婚,三急三缓,宁王出面,议和已定 (第3/3页)

  同时,杨开也十分惊讶,按理说以李善的性格,应该不会如此。

    却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李善会如此强硬。

    “好了,好了。”

    也就在此时,大金王朝礼部尚书的声音响起,制止了匈奴国使臣的离场。

    一时之间,所有目光不由聚集在他身上。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大金使臣倒也直接,望着众人开口。

    “今日,我大金与扶罗王朝特意前来,就是为了调和两国之间的矛盾。”

    “哈律木,这边境十二城,确确实实是大夏王朝的领土,这一点毋庸置疑,归还十二城,为的是两国友谊。”

    “索要如此之多的银两与好处,有些过分。”

    大金使臣开口,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指责匈奴国的不好。

    此言一出,后者没有说话,但明显有些不服气。

    不过大金王朝的使臣都开口了,他也不好说什么。

    但很快,大金王朝的使臣看向李善。

    “李相。”

    “大夏王朝也有些不对之地,毕竟匈奴国为两国友好,主动想要归还十二城,相爷张口闭口就是要开战的意思。”

    “这实在是有些咄咄逼人。”

    “虽说匈奴国气运受损,可说一千,道一万,匈奴国还没有被灭,匈奴铁骑也依旧没有任何损伤,当真要是开战,大夏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没必要如此。”

    大金使臣开口,没有太多的责备,但是也说了一句。

    两家一人说一句,倒也公平。

    “并非是本相言辞激烈,而是匈奴国依旧沾沾得意,偷袭我大夏十二城,这是大夏的耻辱,可却不是匈奴国的荣耀。”

    “总而言之,不给予任何补偿。”

    李善开口,态度依旧坚决,不松动一下。

    看见李善如此,杨开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如果能这样谈妥下来,也是他乐意能见到的。

    “陈松大人,既然大夏王朝是这个态度,那我匈奴国现在就准备回去应战。”

    哈律木深吸一口气,说完这话,直接起身,打算离开此地。

    显然就是不想继续谈了。

    而此言一出,扶罗王朝的使臣开口了。

    “何必如此。”

    “今日是和谈之日,又不是来这里吵架。”

    “大家还是先冷静冷静,双方各退一步,或者我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缓冲一二?”

    扶罗使臣起身开口,他们两大王朝夹在中间有些难做,每次谈不下去的时候,两大王朝都会竭尽全力让众人安心坐下来。

    似乎很想促使这次和谈成功。

    不过随着扶罗王朝使臣所言,众人的的确确沉默下来了。

    大家彼此沉默,都在安静思考着,权衡利弊。

    如此,足足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府内鸦雀无声,安静到落针可闻。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直至最后,陈松开口,打破了沉默与尴尬。

    “其实我想到了一个方法。”

    “不知可不可以缓解诸位的麻烦。”

    随着此言一出,众人不由好奇看向陈松。

    “老夫是这么想的。”

    “李相你无非就是不想拿出金银之物,认为不合理,这情理之中,老夫认可。”

    “而律木先生,无非是认为归还十二城,若毫无回报,对吧?”

    陈松说出两人的问题。

    “对。”

    “没错。”

    二人也直言不讳,并没有半点遮遮掩掩。

    得到二人的回答,陈松继续开口。

    “那这样可不可以。”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不希望发生战争,如今天命浮现,我等应当砥砺前行,为生民考虑,故而,由弗洛王朝支付三万万两白银,给予匈奴国。”

    “而我大金王朝,遣派十万僧人,前往匈奴国与大夏王朝,建设寺庙,超度怨魂,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匈奴国与大夏的国运。”

    “也算是为当年的过错给予补偿,而大夏王朝放下成见,修改史书,诸位觉得如何?”

    “当然,僧人的所有费用由我大金王朝支付,不需要大夏王朝和匈奴国支付任何。”

    陈松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扶罗王朝给银子。

    大金王朝派僧人建立寺庙,超度亡魂,从而增加国之气运。

    这话一说,众人的确有些惊讶。

    这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居然舍得自己掏腰包,就为了不宣战?

    这有些耐人寻味啊。

    不过提到了天命二字。

    众人的注意力不由集中在这上面,毕竟天命二字,吸引力的确很大。

    两大王朝宁可自讨腰包,肯定是有所图谋,这天命值得去研究啊。

    否则的话,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是巴不得大夏王朝与匈奴国宣战,甚至打的两败俱伤最好。

    不过这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修改一下史书就可以得到十二城,这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还要好。

    至于僧人过来建立寺庙,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超度亡魂,对大夏王朝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国运。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行。”

    “三万万两白银不够。”

    “五万万两白银,外加上五十座铁矿。”

    “这是我匈奴国最后的底线。”

    哈律木出声,认为三万万两白银少了。

    “三万万两白银已经不少了。”

    “再者,匈奴国国运已经开始衰败,如若请来僧人超度怨魂,也算是可以弥补一二。”

    “倘若匈奴国当真不愿,那大金王朝退出调和。”

    陈松有些没好气了。

    在旁人看来,匈奴国的确贪得无厌了。

    “扶罗王朝也退出调和。”

    扶罗王朝也跟着开口,似乎有意在给对方施压。

    果然,话说到这里了,哈律木有些不敢叫嚣。

    他微微沉默,思索一番。

    最终叹了口气道。

    “五万万两白银,铁矿可以不要,这是最后的要求了。”

    哈律木出声,铁矿山不要,但五万万两白银必须得拿回来。

    此言一出。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的使臣,皆然皱眉。

    可两人你看了一眼我,我看了你一眼你。

    最终半刻钟后,纷纷点头。

    “五万万两白银可以。”

    “就这样定了。”

    “李相,杨大人,你们觉得如何?”

    陈松点了点头,直接答应了下来,同时将目光看向李善与杨开。

    “如若只是这个要求,大夏可以答应。”

    “杨大人,你觉得如何?”

    李善不假思索,直接答应下来了。

    因为这个条件,的确比预想好太多了。

    边境十二城归还,大夏国运增强。

    不需要补偿任何银两出去,相当于白白拿回十二城,还有僧人过来超度亡魂,大夏王朝也能获得国运。

    怎么看大夏王朝都没亏,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此事。”

    “老夫觉得可行。”

    “但,毕竟涉及到议和结果,老夫还是要去问问陛下。”

    杨开其实也很同意这个观点,但这事还是要问问永盛大帝,当然问不问皇帝不是主要的。

    而是顾锦年没有在现场。

    必须要由顾锦年做决定。

    然而,杨开此言一出,扶罗王朝使臣之声不由响起了。

    “扶罗与大金王朝,为何调和战争,几乎是付出极大的代价。”

    “却没想到,大夏王朝还是不给面子。”

    “杨大人,银子不要你们出,矿山也不需要你们给,大夏龙炮也不需要拿出来了,现在只需要修改个史书,这也不行?”

    “修改史书,也是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并非有其他图谋。”

    “难不成这史书修改,能损失大夏王朝的国运?”

    扶罗使臣有些没好气。

    的确,他说的没错,修改史书不是一件大事,也不是一件小事,可如果修改一下史书,便可以收复边境十二城,这的确是一件喜事。

    听到这话,杨开不由立刻出声。

    “老夫并非是此意。”

    “只是觉得有必要与陛下汇报一二。”

    杨开出声道。

    “算了。”

    “此事本相做主。”

    “议和条件可以答应。”

    但下一刻,李善开口,他不啰嗦,直接答应这个议和条件。

    这议和条件对大夏来说,一定是一件好事。

    “好。”

    “那就按照这个走。”

    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的使臣瞬间露出喜色。

    不过就在此时,哈律木继续开口。

    “还有一个条件。”

    “加设防线。”

    “既十二城归还,十二城外,要加设一道防线,否则的话,匈奴国将人人自危。”

    哈律木出声,这是他额外加的条件。

    “若在大夏管控范围内,这个条件可以答应。”

    不等杨开出声,李善直接答应下来了。

    加设防线,也说的过去。

    前提是要在大夏王朝的监督下。

    “可以。”

    哈律木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如此,众人几乎不给杨开任何一点说话的机会。

    直接起草一份议和契文。

    李善很直接,要代替大夏王朝签下这份议和契文。

    “李相,此事必须要禀报陛下,不可就此签下啊。”

    杨开出声,他极力劝阻着李善。

    虽然他觉得条件很不错,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妥,需要问问陛下。

    “此事由本相承担。”

    “如若现在不签,待事态恶化,对大夏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

    “杨大人,你就真想看到大夏宣战吗?”

    李善望着杨开,声音平静,但目光却凌厉无比。

    一时之间,杨开沉默。

    而最终,在李善的操作之下。

    议和契文。

    也签订完毕。

    一时之间,整个府城内瞬间热闹起来。

    如此。

    转眼之间。

    到了翌日。

    西北边境。

    古城当中,军营扎堆,这是边境古城,名为潼关城,专门给将士居住的地方。

    而此时。

    百里外。

    一支长长的队伍,朝着潼关城驶去。

    这是顾锦年的队伍。

    可就在此时,一道人影快速朝着队伍疾驰而去。

    待人影出现在队伍面前时。

    雄厚的声音,立刻响起。

    “世子殿下。”

    “奉杨大人之令,前来通知殿下。”

    “李相爷已经与三大王朝签署议和契文。”

    “还请世子殿下速速前往边境古城。”

    声音响起。

    玉辇当中。

    顾锦年微微皱眉,而顾老爷子却不由露出一抹冷笑之色。

    ----

    ----

    ----

    实在抱歉。

    先说一下,赶早上六点的火车,一晚上没睡,坐火车,一边坐一边码字一边吐。

    总算下午赶到了,然后各种核酸,各种检查,各种信息登录,回到住处,难受了一下午,不敢睡。

    现在好不容易写完了,实在抱歉,希望大家能原谅,七月去睡了,明天起床尽可能早点写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