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倍差距(第二更求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倍差距(第二更求月票) (第3/3页)

舒舒将羊毛毡的火吹了,放在干净的白纸上。

    她又点燃了西洋绒。

    这个味道不如羊毛毡的味道的,可是十分的相似。

    九阿哥愣住了:“这西洋绒竟然是羊毛制的?”

    舒舒随即熄了火,道:“只要是织物,或是像棉、麻,是来自草木,或是蚕丝,剩下就是羊毛、骆驼毛等牲畜的剪毛,还能有什么?”

    舒舒说着,将两块布条烧过的部分碾了碾,都是粉末,没有痕迹。

    应该就是天然羊毛,没有添加什么不易燃的粘合剂。

    九阿哥不死心,拿着两个剩下的料子,左看看,右看看:“可羊毛毡稀烂贱啊,跟着土布价格差不多,这差了上百倍!”

    舒舒带了蛊惑道:“要是爷能将蒙古的羊毛做起来,可是大功一件……”

    九阿哥脸上多了神采,连连点头道:“那是,那是,蒙古地广人稀,王公台吉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就是咱们一茬茬的赚他们银子,也是有数的,真要论起富人,还是江南多……要是能仿出这西洋绒来,哪怕价格只卖一半,这利润也吓人……”

    舒舒的笑容僵住。

    怎么就想着钱呢?!

    最大的功劳,不是这个。

    蒙古王公的牧场都是固定的,养羊多了,养马就少了。

    这也是削弱蒙古的方式。

    还能影响蒙古那边的生活方式,定居的更多,更多的人手去养羊。

    等到习惯了这种方式,会农牧结合,更方便朝廷管理。

    对朝廷的向心力也更强。

    如同离京城最近的喀喇沁部那样,已经满化。

    王府驻地,已经像是小乡镇了,王公台吉也以到京城当差为荣。

    九阿哥很是激动,拉着舒舒进书房:“咱们好好琢磨琢磨,写个计划书,前些日子江宁织造曾上折子请朝,汗阿玛准了,年前应该就能过来。咱们计划好了,到时候爷见见他,问问织造府那边的工艺如何。”

    舒舒听了,也带了激动。

    江宁织造?

    那不就是曹寅么?!

    曹颙的父亲,曹雪芹的爷爷!

    这《红楼梦》的故事,是不是开始有了影子了?

    平郡王府的大阿哥十来岁了,曹寅那个王妃女儿,不是下次选秀,就是下下次选秀。

    随即舒舒发现不对。

    内务府选秀,不是三年一期的,是每年都选的。

    那就说不好是哪一年了。

    “两女皆为王妃”,是后世红学家考证出来的。

    应该有偏差,不过两女都嫁入宗室是肯定的。

    曹寅是康熙的哈哈珠子,心腹臣子。

    女儿指婚,儿子给了世职,圣宠优渥。

    至于工艺……

    舒舒上辈子不是纺织学工艺出身的,自然不晓得这些织物的工艺流程。

    不过作为消费者,她还是晓得羊绒与羊毛的区别的。

    羊绒是山羊身上的细绒,羊毛是绵羊身上的。

    这次北巡,他们一路上吃的羊肉,称为“蒙古羊”,都是绵羊。

    不过这个时候也有山羊。

    京城就有山羊的,叫“夏羊”或“黑羊”,被认为是“野羊”繁衍下来的。

    肉质更弹牙,没有脂肪,味道更膻,价格比寻常羊肉要贵些。

    有些老饕,专门得意这一口。

    舒舒就道:“我之前听嬷嬷说了一嘴,说是早年在蒙古时用人梳了黑羊身上的细绒纺线,摸着像丝绸一样细滑……或许这西洋绒用的材料不是羊毛,而是黑羊身上的细绒……”

    九阿哥道:“这样的话,还得多亲近亲近阿霸亥部,科尔沁那边水草肥美,养的都是蒙古羊,得在北边,阿霸亥往北的部落,更加苦寒,才会驯化野羊,掺和着养……”

    *

    还剩下九个小时,码字码字,满九千月票,月初加一更,^_^。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