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窦太后:我信不过皇帝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44章 窦太后:我信不过皇帝 (第2/3页)

动,也失去了天下人的认同。”

    “而淮南系的三王,也因为陛下的赏赐,有一人坚定的拒绝了刘濞;”

    “有一人虽然没有那么坚定,但也没有起兵响应刘濞。”

    “就连想要作乱的淮南王,也被以前的廷尉、如今的淮南国相张释之所阻止。”

    “——齐系失去人心,淮南系没有起兵,这,都是陛下在叛乱爆发之前做出的努力,所最终赢得的成果······”

    听到这里,御榻上的窦太后,只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而窦太后身旁的天子启,面色却稍有些僵硬了起来。

    ——申屠嘉这番话,是真没少往天子启的脸上贴金······

    便是西席,正襟危坐,倾听申屠嘉答复的晁错,面上也逐渐流露出赞同之色,以及一起出现的羞愧之色。

    曾几何时,晁错还曾建议天子启:与其一次逼反一家,倒不如把所有关东诸侯一起逼反,再一次性全部铲除,一劳永逸!

    但在之后,看到申屠嘉这个武人出身的‘匹夫丞相’,在‘改进’《削藩策》的过程当中,所展露出的老练政治手腕时,晁错就已经意识到:比起申屠嘉这个‘匹夫’,自己,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而现在,当申屠嘉这样性烈如火的人,却毫不迟疑的将所有功劳,归咎于天子启‘明见万里’‘未雨绸缪’,晁错更是无奈的发现:就连过去,自己引以为傲的‘忠于天子启’,在此刻的申屠嘉面前,都是显得那么的可笑······

    对于殿内众人的神情变化,申屠嘉却并没有太注意。

    稍一止话头,顺顺鼻息,便继续说道:“再说这场战争;”

    “因为淮南系没有起兵,陛下也提前在武关有所防备,所以刘濞、刘戊的行军方向,就只剩下函谷关。”

    “而除了刘濞、刘戊的吴楚联军,其他的宗亲诸侯,却都无法作乱了。”

    “——齐系四王,被其他三位感念陛下恩德,而没有举兵的宗亲诸侯牵制;”

    “如今,陛下也已经派了将军栾布,前往齐地平叛。”

    “所以齐系,不足为虑。”

    “——北方的燕、代、赵,肩负边墙安稳,本该是重中之重。”

    “但代王刘登,是陛下的亲侄子,燕王刘嘉,也因为陛下的恩德,而没有举兵。”

    “有燕王、代王通力协作,边墙就不会出问题,匈奴人,就无法参与到这场叛乱当中。”

    “至于赵王,虽然有心想要反叛,但被陛下派去的曲周侯、公子非围困在了邯郸;”

    “在叛乱结束之前,赵王,根本无法走出邯郸城;叛乱结束之后,赵王,也会在王宫中死去······”

    说到这里,申屠嘉终是长出一口气,面上严峻之色,也稍有了些缓和的趋势。

    而申屠嘉接下来这一番话,更是直指这一次的吴楚之乱,最终被天子启、申屠嘉的提前准备,限定在了怎样的程度。

    “北方的燕、代、赵不会出问题,匈奴人也无法南下;”

    “东方的齐系、南方的淮南系,不管有没有起兵,都被困在了各自的封地。”

    “所以实际上,这一次叛乱,只是刘濞、刘戊的吴楚军队,和梁王的梁国军队、朝堂的关中军队,在睢阳城对战。”

    “对于刘濞、刘戊的叛军而言,只有先后攻破睢阳、荥阳、洛阳,并出现在函谷关外,这场叛乱,才会让天下大乱。”

    “但眼下的实际状况,却是连梁都睢阳,都早已经变成了永远无法通过人力、从外部攻破的坚城······”

    说到最后,申屠嘉才终于扫去面上严峻之色,昂起头,对御榻上的窦太后微微一笑。

    “所以,对于太后的提问,臣的回答是:最差的结果,也只是刘濞、刘戊得以逃走,而不是死在睢阳城下而已;”

    “战争的结果,却是早已注定······”

    听闻申屠嘉这番话语,尤其是那莫名轻松,又完全不让人觉得是‘自大’的语调,殿内的几人,都无不是暗下长松了口气。

    尤其是窦太后,更是肉眼可见的深吸一口气,明显是从很长时间的担忧中安下心来。

    “是啊~”

    “武关、荥阳、赵国、齐国、梁国,皇帝都派去了军队;”

    “光是作战的士兵,朝堂就派出了近六十万人!”

    “再加上皇帝未雨绸缪、丞相在一旁辅佐,谅他刘濞,也翻不出什么水花。”

    “就是睢阳······”

    心有余悸的发出一阵感叹,又下意识的提到睢阳,窦太后的眉宇间,也不由稍涌上一抹担忧。

    “既然刘濞、刘戊,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办法,那肯定会调动所有的军队,猛攻睢阳。”

    “而梁王,就在睢阳城头,抵抗叛军的进攻啊······”

    听闻窦太后这一声满带着忧虑的呢喃,陪坐于窦太后身旁的天子启稍一思虑,便试探着开口道:“如果母后实在担心······”

    “嗯······”

    “大将军的十几万大军,已经在荥阳了;”

    “太尉的主力,虽然从武关绕道,但也已经出发了,不久就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