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245章 窦芳,你怎么看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0245章 窦芳,你怎么看 (第2/3页)

乱爆发之前,还没有被封为魏其侯、被任为大将军,乃至没有成为太子太傅、太子太傅时,窦婴也同样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外戚。

    指望一个外戚,尤其还是窦婴这样‘习儒’的外戚,能对钱币这种切实关乎民生民计的国家大事,提出具体的观点,显然有些太难为人了。

    反倒是过去二三十年,始终活跃在朝野内外的常青树袁盎,更让刘胜抱有些许期待。

    而袁盎接下来的一番话,也足以说明刘胜的期待,并没有用在错的人身上。

    “我二人登门,本就是为此事而来。”

    “既然殿下也主动问起此事,那臣,便斗胆试言······”

    呵笑着客套一番,待刘胜也同样温笑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便见袁盎身形一正,面色也陡然带上了些许严肃。

    “我汉家的钱制,确实如殿下所言:杂乱无章,混乱不堪。”

    “——秦半两、荚三铢,吕太后八铢、太宗皇帝四铢,乃至于故列国的钱币,如刀币之类,如今都流通于天下各地。”

    “即便是主要流通的秦半两、吕太后八铢、太宗皇帝四铢,也是隔一个郡,乃至隔一个县、一个乡,就有一个新的兑换比例······”

    ···

    “虽然说,秦王嬴政暴虐,让天下人苦于秦之暴政,但对于嬴政铸半两钱,统一天下币制的举动,即便是太祖高皇帝,也是认可的。”

    “也正是因此,太祖高皇帝才曾下令少府,铸汉半两行于天下;”

    “只可惜,事与愿违——太祖高皇帝原本想要统一币制,以汉半两取代秦半两的举动,却因为民间大肆私铸不足重、不足色的三铢荚钱,而没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后来,吕太后行八铢钱、先太宗孝文皇帝行四铢钱,本是为了消除三铢荚钱的弊端,却也让我汉家各类杂钱并行,税赋征收不便,百姓,也苦不堪言······”

    随着袁盎这满是感怀,又隐隐有些机会的话语声,刘胜的面色也渐渐严肃了起来。

    对于袁盎针对太祖三铢钱的‘修饰’,刘胜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

    作为汉家的开国之君,太祖高皇帝刘邦,会下令少府铸造重量三铢,面值却高达十二铢,而且还含铜量感人的劣质钱币?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可若是太祖高皇帝‘仁以爱民’,允许民间私自铸钱,才导致这样的劣质钱出现?

    嗯~

    这倒是有可能发生的事······

    其实,真实情况如何,刘胜心里当然清楚;

    袁盎心里也明白;

    一旁的窦婴,以及全天下的人,更是一清二楚。

    但知道归知道,这话该怎么说,那就是一门学问了。

    很显然,袁盎在这门名为‘语言的艺术’的学问上,造诣颇深······

    “中大夫所言甚是。”

    “太祖高皇帝,原本只是想要用汉半两,取代原有的秦半两;”

    “但太祖高皇帝因为仁慈,而允许民间私铸钱的举动,导致很多不足色、不足中的荚钱大行其道。”

    “正是这些民间私铸的荚钱,让太祖高皇帝的善政,没能结得应有的善果。”

    ···

    “到先帝之时,同样仁及天下的先太宗孝文皇帝,也下令不再禁止民间私自铸钱;”

    “而这一次,又冒出来了一个吴王刘濞,凭借先帝的《许民驰山泽》令,在封国大肆开矿得铜,再以铜铸钱,积累下了极为庞大的财富。”

    “——也正是凭借这些财富,刘濞才得以免除吴国百姓所有的税赋,以收买民心,又蓄养十数万军队,最终积攒下足以祸乱宗庙、社稷的力量。”

    ···

    “对于这件事,父皇已经有了盘算;”

    “朝堂也正在筹谋,再次禁止民间私铸钱,将铸钱的权力再次收归朝堂。”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下一个刘濞、刘戊之流,凭铸钱的利益,积攒下足以霍乱天下的力量。”

    “而父皇交代我做的,则是统一天下币制,让我汉家和嬴政之时的秦一样,只有一种钱流通于市。”

    “这,也正是我现在为之感到苦恼,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的事······”

    神情凝重的道出此言,刘胜也不由苦叹着摇摇头,眉头也随之稍一皱。

    待袁盎也同样面带思虑的缓缓点下头,刘胜才又继续说道:“比起平抑粮价,这统一币制,实在是太过于复杂了些。”

    “尤其是在统一币制的基础上,还要禁止民间私铸钱;”

    “——这就意味着将来,父皇颁诏统一币制,只允许某一种钱流通之后,其他的各类钱币,都需要收归少府熔铸。”

    “这庞大的工作量,少府能不能承担、要花多久才能完成,倒还在其次;”

    “如何从百姓手中,将那些不再被允许流通的钱收回少府,以熔铸成可流通的新钱,才是真正让我感到头疼的事啊······”

    如是说着,刘胜又是一阵摇头叹息,便将满是愁苦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袁盎身上。

    而在刘胜道出这番话,尤其是最后那句‘如何把钱收回少府’之后,袁盎本还满是凝重的面庞之上,只油然生出一抹惊诧之色!

    “收钱入少府!”

    “——先前,殿下卖平价粮给长安公侯······”

    “还有子钱商人无盐氏······”

    “嘶~~~”

    这一刻,原本散落在袁盎脑海中的零散记忆,终于被串联在了一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