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1章 无妄之灾啊~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01章 无妄之灾啊~ (第3/3页)

不曾或忘。

    正如程不识学成出师之时,周亚夫所点评的那样:程不识这个将领,或许无法建立太过显眼的功勋,但也必定不会犯下太大的错误。

    若是考虑到程不识的‘严谨’已经愈发闻名于天下,甚至就连‘太大’两个字都可以去掉——程不识,压根儿就不会犯错!

    一个不会犯错的将军,难道不足够优秀吗?

    对于程不识的疑惑,郅都,显然有着不同的看法。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在老师门下,我们虽然学了许多——学会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应敌、如何统兵,但有一件事,是老师无法教会我们的。”

    “——随机应变。”

    “古往今来,凡兵家大贤,其所长者,皆不外乎一个‘变’。”

    “毕竟敌人,尤其是匈奴人,并非是只会挨打,不会还手的木桩,更不是挨了打也不会跑、会一直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演武对手。”

    “发现机会,他们会出击,感知到危险,他们就会逃走。”

    “此间种种,便谓之曰:战机。”

    “战机转瞬即逝,为将者所需要做的,便是在延绵数月,乃至数年的枯燥战争中,把握住这一闪而逝的战机。”

    “抓住一个,则敌劣我优;”

    “把握住两个,则胜负立叛;”

    “若有幸能接连把握住三个,更可分生死存亡,乃至国祚、宗庙兴衰。”

    ···

    “我举个例子吧。”

    “——秦赵长平之战,秦、赵两个皆倾举国之力,又皆势在必得。”

    “而秦国把握住的第一个战机,是武安君挂帅的消息,一直被秦封锁。”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知道武安君挂帅,廉颇便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得小心翼翼的退缩防守,徒然耗费掉赵国大半国力。”

    “于是,秦国势优,赵国势劣。”

    ···

    “第二个战机,便是秦国用间,迫使赵国以马服子换下廉颇。”

    “而在马服子挂帅之后,武安君也极为明智的做出了针对性的布置,最终为决战奠定胜势。”

    “至此,秦赵长平之战,胜负已分。”

    ···

    “第三个战机,其实是战后。”

    “只可惜武安君,并没有把握住这第三个战机——没能把握住这个足以让赵国宗庙颠覆,关东六国土崩瓦解的战机。”

    “又或者说,是秦国无力把握这第三个战机。”

    “——武安君,不该坑俘。”

    “若不坑杀,而是将那四十万赵卒羁押回关中,无论是兴修水利、用为官奴,还是赐籍与田,都可以为秦国的强大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四十万赵国青壮化作秦民,赵国自也就会人心涣散,关东六国也都会各自内乱,秦一统天下之势,便再也无以扭转。”

    “只可惜······”

    以一种莫名淡然的语气,再起说起师兄弟二人‘复盘’过无数次的秦赵长平之战,郅都终是在一处角楼下停下脚步。

    看了看左右,待兵卒们自觉走远了些,郅都才深吸一口气,在程不识肩上拍了拍,语重心长道:“此战,我车骑大军,没有把握住任何一个战机。”

    “仅仅只是凭借守城,才和匈奴人拼了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

    “——诚然,这样的结果,已经足够让我们给陛下交代。”

    “但凡事,就怕对比······”

    如是说着,郅都便侧过头,朝城外飞狐大营的方向昂了昂头;

    正要再说,便见数里之外,竟不知何时,出现上前骑士正朝马邑的防线缓缓而来。

    郅都的第一反应,是下令墙头戒严!

    但在看清那队人马——主要是那几面大纛之后,郅都方才还云淡风轻的面容,只瞬间憋成了猪肝色······

    上!

    张!

    猛虎大纛!

    “张诩······”

    “——开城门!”

    “——一群吃粮不剩,杀敌不成的东西!”

    “——出个城都要磨蹭半天,咸菜都凉了!!!”

    ···

    “——郅都呢!!!”

    “——我汉家的车骑将军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