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3章 取代(二合一)  满唐华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43章 取代(二合一) (第2/3页)

人管人一层一层,自然是越在上面的越吃得饱,这属实是正常的事。

    只是李三儿死了,规矩乱了。

    庄阿四招过了小渠头们,道:“薛白要收买人心,别让他.…..

    船上,薛白道:“本官知道你们吃不饱,圣人给漕工的赏赐去了何处?漕工一里地三文的工钱,被谁吃了一半?帮费是交给了谁?为此,请了转运使来,就是要彻查此事!

    “彻查!

    “彻查!”

    能分钱,漕工们自是起哄。

    要知道帮费是什么?就是苦哈哈们为了挣活路,聚在一起闹事讨钱,出力多的人多得一份。

    这些年李三儿帮费收着,却从来不见他向官府闹过,反而与县官们越来越亲近。

    漕工们最开始有过不满,死了十几个人之后,渐渐所有人都忘了漕帮的初衷。

    庄阿四再说话,那几个小渠头也听不见,他不由恼怒,暗道若有一张大弓,此时干脆射杀了杜有邻、薛白。

    好不容易安静下来。

    杜有邻开口道:“肃静!本官初来,天还未亮,城还未进,但本官承诺,必给你等一个更好的活路。今夜,你等先推举十二人登船,详述你等之处境!”

    场面登时更乱了。

    “老邴头,你去!

    “老邴头..

    大船上,有人跑到边上,冲着岸边大喊道:“我也是渠帅,你们不推举我吗?我是任木兰!

    竟还有漕工知道她。

    “小渠头够义气,我推举她!

    庄阿四渐渐感到有种大战时军心涣散的感觉。

    当然,也不是仅凭几句话就能让薛白收服漕工人心的,哪能那么轻易?

    他转头向小渠头们道:“把人们召集起来,我先去为县丞办事。”

    都听阿兄的,走了。

    有小渠头抬脚踹在一名漕工腚上,骂道:“还听?!狗官骗人的。”

    那漕工犹回头看了一眼,挠着头跟着走了。

    庄阿四本打算再带个一两百人去支援,但眼下情况混乱,他不敢耽误,只带了三十余人匆匆奔向迎仙门。

    宋勉没有回陆浑山庄,因宋励忽然跳下马车,他知这个弟弟必定闹出事来,决定留下替他收拾残局。

    是夜,城中果然是乱象丛生。

    宋勉对此并不理会,捧着一本书看了,打算早早入睡。

    直到有家仆惊慌赶来,匆匆带他去看了城西街巷中的一具尸体。

    “八郎?

    宋勉懵了一下,看着宋励那血淋淋的下身,再环顾周围,喃喃道:“张三娘杀的?

    “看起来应该是,否则……定不能这般侮辱八郎……呜!八郎!

    “别嚎了。

    宋勉喝止了家仆,怎么看这情形都是女子杀的,心中已有了推断,只要那张三娘是假的,便该是她所为。

    “带走吧。

    “喏。”

    尸体被抬起,宋勉忽然眼一眯,抢过火把凑过去,只见宋励临死前竟用手盖住了一个血字,一个没写完的“高”字。

    但这字是谁都有可能写的,张三娘栽赃高崇也有可能。

    宋勉不久前才与高崇、韦济一起宴饮过,分润了一些好处……

    “八弟是如何走丢的?”

    “当时,有个小女子追杀郭二郎……等小人们反应过来,八郎已经追得远了。”

    宋勉反复问了许多细节,末了,他再次查看尸体,留意到那是刀伤,两刀在下身,两刀在心口,还有一刀在肩上方,直接砍断了肩胛骨,该是比宋励个子高,且力气大的人砍的。

    “那小女子用的是何兵器?”

    “是….剑,小人确定是剑。”

    宋勉一愣,又有家仆提醒他道:“郎君,今夜高县丞已经杀了许多人了,都说他要造反了。

    县署门外,高崇几乎马上要弹压住局面了。

    如他所言,那些世绅软弱得很,一见血就没了再闹的胆气。

    然而,他渐渐却有种抱薪救火的感觉。事闹得越大,反对他的人就越多。

    他其实已经意识到了,他此前能得到众人支持,就是能给他们挣暗钱。挣暗钱的太张扬,天然就让人忌惮,但真的骑虎难下了。

    “高崇!你为何杀我兄弟?!”

    突然间,宋勉也带着家丁赶过来,原本那些缩了头的世绅再次鼓噪起来。

    高崇一听便明白对方打的是什么心思——不过是一点分赃的小罪,也亏宋勉急匆匆地跑来灭口。

    这些卑鄙无耻的自私自利之徒,只会捧高踩低。

    一桩皆一桩,高崇终于大怒。

    到了这一步,他狠劲上来,誓要震慑这些人。他若真反了,他们一个也讨不了好。到时他可去边塞,他们可走不掉。

    “走,去武库!

    他此前已派了一个好手过去武库,大可抢了武库中的百余副甲胄弓箭,足以控制偃师县了。

    “去武库!

    与此同时,吕令皓宅。

    托病休息的吕令皓毫无病态,正焦急不安地踱着步,听着从洛阳回来的幕僚元义衡汇报消息。

    “到了洛阳,韦府尹已在准备前来偃师…….

    元义衡脸上微微有些苦笑之意,侃侃道:“这次,朝廷清除妖贼余孽的决心很大,

    毕竟是发生刺驾案。”

    “真的。”

    “是啊,杜转运使已经领了一部分人手先到偃师了。”

    吕令皓乍听,也不知杜有邻有多少人手,不由大惊,后悔方才听了高崇哄的话。

    恰此时,还有坏消息传来。

    “县尊,不好了!高县丞带人去抢武库了!”

    “什么?

    吕令皓吓得面如土色。

    直到被逼到这一步,他才终于认识到必须要有所动作了。

    “明府。”元义衡道:“请明府出书令,命卫兵守住武库,击杀高崇。”

    “可他有漕夫...

    “有杜公在!请明府再出一道书令往码头,安抚漕夫!”

    元义衡却知道,关键不是杜有邻在码头,而是薛白在码头…..

    风把偃师县城里的喧嚣声吹到了洛河边。

    码头上的灯笼已全被点亮,岸边的篝火也被点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夜里又有大漕船到了。

    漕工们已推举出了十二人。虽有几个人认得任木兰并愿意推举她,但人数实在太少,她最后还是落选了。

    十二人登船后,首先与薛白谈。

    “我是新任的偃师县尉,已到任半月有余,今夜才有机会认识你们。”薛白虽在笑,身上却带着股官威,“希望不会太迟。

    如果可以,他本该更早地插手漕运,因为他整个夺权计划的核心就是瓦解漕工。

    高崇的权力何处来?以安禄山为靠山,因走私而结利益,权钱使他能够上下打点,而漕帮则是其武力基础。

    要打破这个武力基础,需要更大的权钱。

    于是薛白撒了个谎,说圣人派他来查案,其实他说“想替圣人去看看”只是顺着李隆基“朕十年不出关中,天下无事”的幻想,若打破这个幻想,昭应县令李锡就是前车之鉴。好在,这个谎言暂时就没人能戳破,而现在是它威慑力最强的时候。

    以皇命在身为背景,加上杜有邻这个专管漕运的转运副使,这是薛白的权,但还不够,计划要实施,有两个人必须杀掉——郭万金、李三儿。

    郭万金人如其名,除掉他,薛白才可以抄没其不义之财,作为收买漕工的钱袋子。

    李三儿更是得要除掉,只要这个渠帅活着一天,接触漕运的任何机会都不给薛白。前几日,薛白不过是刚到码头津署查了查孙主事的账,李三儿马上便出头,岂能容他把手伸进漕运里?

    让暗宅劫张三娘、查抄暗宅、杀郭万金、激高崇动手、诱杀李三儿、驱官绅拖住高崇,薛白则趁此机会打出杜有邻的旗号拉拢漕工。

    这就是整个计划,关键只有三步,制造证据、除掉关键人物、分化拉拢。

    核心在于拉拢漕工,他们既是高崇的武力基石,又最容易拉拢。

    若说偃师县的世绅掌握着一半的田地,是主人;那漕工、农户、耕农则是奴隶,便其实也是另半个主人。

    漕工比佃户更聚集、更凶狠;比世绅更坚定,也没有世绅那么大的胃口。

    当然,薛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让偃师县的四千漕工全都站到他这一边,只需安让他们不再支持高崇,这就够了。

    留给他的时间非常短,只有李三儿死了、高崇还未反应过来之间这段时间。

    话虽如此,薛白却还是表现得非常从容,他扫视着这十二人,先不慌不忙地寒喧。

    十二人大多数是替漕工接活且比较实在的渠头,或是船主,唯有一名老者不是。

    “小老儿姓邴,县尉唤‘老邴头’即可,偃师人,是县署户曹算吏。”

    “邴老既是县署吏员,缘何夜里还在码头上?”

    薛白选择在夜里过来,就是尽可能地避开高崇的人手,县吏、商贾夜里大多数都进城歇息了,转运使的大官船一开来,灯火一照,聚过来的全都是苦哈哈,这些才是没从漕运上得到好处的人,才有可能被瞬间收买。

    由他们推举人选出来,才是平日人品值得信任的。

    老邴头道:“小老儿妻儿都不在了,就住在津署边,夜里听得动静大,便过来了。

    薛白问道:“漕工归你们管吗?”

    “回县尉,漕工不属官府,自发推举人来揽活。若说归谁管,他们亦是民丁,归由县令管。

    “县里可有设专门的曹署?”

    老邴头抚着稀疏的胡须,应道:“以前朝廷有个舟楫署’管理漕政,三个毕前猕及了,转运使管的是纲运,不涉具体由哪些漕工拉船,‘长运法’改转般法’之后,明确由沿河县令主持所在地段漕运。”

    薛白想问的就是吕令皓有没有专门设置人来管漕运,听他这般说便知是没有了,漕运完全是把持在高崇手里。

    他目光落在老邴头那褴褛的衣服上,问道:“邴老与孙主事相处得如何?

    “唉。”老邴头先叹了一口气,道:“朝廷每年从洛阳往长安转粮,征召漕船之费,每一千贯,孙主事给李三儿五百贯,由李三儿再挑选漕夫运输,因而漕工都听李三儿话。”

    能这般回答,可见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