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8章 归不归  满唐华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68章 归不归 (第2/3页)

得拉拢的。

    “五郎是吧?你回去转告薛白一声,老夫很欣赏他,想举荐他为万年县尉。”

    不想,杜五郎竟是早有准备,带着示弱的语气,道:“邢公见谅,但薛白其实还想知道,偃师县丞的人选会定谁?这大半年了还没消息。”

    图穷匕见了。

    薛白的不安份在这一刻完全体现出来,该是想趁着李林甫与王鉷之争,坐地起价,两边卡要官位,借机壮大杨党。

    竖子可恶!

    ~~

    薛白偶感风寒,于他自己而言其实没什么,偏是急坏了他身边的几个女子。

    其中杜二娘表现得已是最平静的了,但私下里过来的次数还是多了许多;杜媗、李季兰更是将其引为大事,让他都觉得实在是不至于。

    至于李腾空,心事就更加复杂了,毕竟薛白是陪她到山顶吹风还把衣服解给她披着方才感冒的。

    她却不常去看望他,甚至对此都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给他捉药、煎药。

    “咳咳咳……”

    一把小团扇扇着炉火,烟气炝人,李腾空绷着脸,紧盯着炉火,被熏得眼泪都要下来。

    好不容易,眼看火候到了,她转头一看,见眠儿已坐在小板凳上睡着了,于是亲手去端砂锅。

    “嘶。”

    被烫了一下,她连忙去拿湿布。

    好在打开砂锅一看,药已经熬好了,虽是相府千金,这些事情她还是会做的。

    可惜不知道怎么灭炉火,她干脆端了盆水直接浇上去,迫不及待地送药往薛白屋里。

    小心翼翼端着药走过长廊,杜妗正与李季兰在屋外说话。

    “放心,一点小恙,过两日就好了。”

    “可担心转成大病。”

    “没事的,对了,季兰子替薛郎写过了两本戏文吧?”

    “是我的荣幸……”

    李季兰心思单纯,并没有意识到杜妗与薛白的关系有任何不对,也毫不掩饰担忧,自然而然地应对着。

    李腾空有些羡慕她,过去之后默默把汤药递在李季兰手里,让她帮忙端进去。

    “腾空子,脸上沾了灰。”杜妗伸出手,想替李腾空抹干净。

    李腾空避了一下,自己伸手抹掉了,应道:“我是大夫,应该做的。”

    “进去吧。”

    “不了,请替我转告薛县尉,我很抱歉。”

    说罢,李腾空转身走开,到了院子中,坐秋千上想心事。

    好一会儿之后,还是杜媗过来,温柔地低声哄了几句,让她去看看薛白。

    “咳咳咳……”

    薛白正裹着一张毯子在书房里看着杨国忠的来信,被其中几句话气得呛出了咳嗽。

    他一咳,身边的青岚当即紧张起来,恨不得马上把屋子里的窗缝全都贴死,不让一丝风进来。

    正对着门缝鼓捣,恰见李腾空过来,青岚便唤道:“腾空子。”

    薛白听了回过头来,不由自主地笑了笑。

    青岚知道他们有话要说,借口送药碗先走开了。

    屋中的两人沉默了一会之后,薛白先开口,道:“药还怪苦的。”

    “那下次给你多加点糖。”

    “倒也不用。”

    薛白分明想顺着这句话说些什么,话到最边却是说不出口,只干巴巴道:“不用加糖。”

    李腾空低着头,捏着手指,道:“是我太任性了,害你生病。”

    “你还怪见外的,我们之间不至于因这点小事觉得过意不去。”

    李腾空偷偷撇了撇嘴,心中埋怨他又不属于她一个人,惹得那么多小娘子着急,当然会要见怪。

    薛白问道:“你们打算明天走吗?”

    “嗯。”

    “我既病了,能否多留几天?”薛白道,“嗯,我是怕病情有反复,你毕竟医术高超。”

    李腾空前一刻还在过意不去,听了这句话,忍不住笑了一下,道:“明明就病得很轻,都没发热。”

    说着,她一抬头,不小心与他四目相对,眼眸都亮晶晶的。

    这小小的欢喜姿态其实已经是对薛白那问题的回答了,他却还是问道:“那能多留几天吗?”

    “我想想……”李腾空犹豫了一下,应道:“那好吧。”

    之后她才想起要摆出仙风道骨的架势,补充道:“风寒虽小,万一加重了却是不妥,毕竟,我医术还不错。”

    “多谢。”

    薛白遂笑了一下,李腾空有些不好意思,假装整理衣袖,最后没忍住,抿嘴也笑了出来。

    虽没有做更多,两人都觉得开心。

    ……

    等开心的时光过去,薛白再看杨国忠的信件,脸色就再次严肃起来。

    如今杨国忠还是视薛白为杨党智囊、十分倚仗,信上的内容很多。

    他先提了他已将收到的证据递给圣人,奈何圣人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与此有关……这在薛白的意料之中,毕竟上眼药不是一次就有用的,无非是给李林甫施加压力。

    重点在于之后的内容,杨国忠再次提到他如今主管太府,眼看关中粮仓存粮充足,建议改天下租赋为轻货运到太府。

    所谓“关中存粮充足”是建立在和籴的基础上的,和籴原本或是惠民之策,被用至这种地步已是祸国殃民了。更让薛白生气的是,杨国忠还在这个过程中与王鉷产生了巨大的利益冲突。

    杨国忠在信上问薛白,是否借着安禄山这些把柄,干脆把王鉷也绑上去一起除掉得了?

    乍看这信,蠢。

    仔细一看虽还是蠢,薛白却试着从中分析出一些原因来。

    一方面确实是王鉷挡杨国忠的前途了;另一方面,只怕也是李林甫许诺了杨国忠一些好处,此人短视而贪鄙,登到这个位置就已经德不配位了。

    沉思良久,薛白提笔开始给杨国忠写回信,措辞已经严肃了很多。

    “如今朝中局势,助李林甫除王鉷则唇亡齿寒,攻安禄山则坐收渔翁之利,断无犹疑之理……”

    之后,他还给杨銛又写了一封信。

    好在如今他还能压得住杨国忠蠢蠢欲动的心思,且长安还有杨銛在,当能镇住局面。

    处理过这些事,薛白裹了裹身上的薄毯,微微自嘲。

    他嘲自己情不自禁地与李腾空接近,这边却还在与李林甫勾心斗角。

    话虽如此,他至少能做到公私分明,绝不至于因一点私事而对做事时的选择有任何改变。

    ~~

    次日,薛白与殷亮往城郊巡视水利。

    “少府既是病了,何不多歇养几日?”殷亮玩笑道:“或是因我做事少府不放心?”

    “一点小风寒,不影响。”薛白道:“更不是不放心殷先生,而是开春以来还未下过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