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6章 用技术征服德国佬(2/3)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96章 用技术征服德国佬(2/3) (第2/3页)

:“只有这些吗?”

    陆舟笑了笑,语气轻松地介绍道:“这是整个生产环节中最核心的部分,你可以将它理解为电缆生产线中的拉丝机……虽然两种东西在原理上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尤金忍不住开口问道:“你确定这家伙……生产的是那种只有几千个纳米宽度的石墨烯导线?”

    陆舟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光是听我一个人说,确实少了点说服力,既然如此的话,你从产品中截取一段下来,我们一起拿去做个检测就好了。”

    听到陆舟这么说了,尤金没有矫情,走到了机器旁边,在另一名华国工程师的帮助下,从设备上取样了一小段SG-1导线下来,放进了事先准备好的样品袋中。

    来到了产品质量检测室,看着那台隧道扫描电镜,那位红头发的德国工程师主动请缨道。

    “可以让我来吗?”

    陆舟做了个请的手势:“当然可以。”

    走上前去,仔细地检查了设备,尤金将样品装上了设备,通过计算机熟练地操作着极细的探针,对准了直径只有几千个纳米宽度的SG-1导线侧面。

    很快,探针将采集到的数据反馈在了电脑屏幕上。

    当看到隧道扫描电镜采集到的数据,以及经过图形模拟技术处理后的三维原子结构图,不只是尤金,包括带队的乌利奇教授,这六名德国专家脸上的神色都不禁微微动容。

    实在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像是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似得,尤金艰难地问道:“超导性能呢?”

    “我猜到你们大概会想这么问,”说着,陆舟看向了站在扫描电镜旁边的研究员,吩咐道,“演示给他们看吧。”

    导线从隧道扫描电镜上取下,被转移到了另一台实验设备上。

    在这台实验设备上安装有吉时利2182A型纳伏表和6220型电流源,以及用于导入液氦的管道和温度控制器。

    最终的测量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那接近转变温度之后便快速跌落至地板的“电阻/温度”曲线,就如克雷伯教授当初在金陵高等研究院那边看到的画面一模一样。

    即便不愿相信,此时此刻尤金也不得心情沉重地不确信这一点。

    他们确实做到了……

    “不可思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陆舟:“简单点讲,就是将单原子层的铑金属片堆叠,然后在上面打孔,并调整重叠角度,接着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原理在孔隙中沉积SG-1材料,在宏观上得到的纵向堆叠石墨烯纳米带,就像是以特定的形态生长出来的一样……大致的工艺流程就是这样,至于更具体的技术细节,在未来的这段时间里,宝盛集团的工程师会向你们做详细的说明。”

    乌利奇博士皱眉,问了一个偏学术的问题:“单原子层金属薄片?你是如何保证它的单原子层结构的?”

    金属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