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战略性分歧  三国之卦帝刘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0章 战略性分歧 (第2/3页)

算计,但出山之后,也确实尽心尽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苦苦支撑。

    玄德老爹能有今天联合东吴抗曹的局面,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孔明之功。

    但是,将来他劝说刘备杀了刘封这一点,决定了刘封注定不能跟他在一起长久相处。

    这就是个死结。

    “周瑜此计不成,还会再生阴谋。如今我一人在这里尚可应付,贤侄还是回去为好,这里实在凶险,不宜久留”。

    “我也知道凶险,但怎能忍心让军师一人留在此地?若是就此回去,岂不是未战先怯,叫人小瞧”?

    “唉,只因我们兵微将寡,实力不济,才不得不深入虎穴,忍辱负重,联合孙权。此战若不打败曹操,今后几无安身之地。唯有破曹之后,才能立足荆州,徐图巴蜀。我们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搏”。

    “贤侄既然不回去,那就留下。如今寄人篱下,唯有倍加小心。”

    “多谢军师厚爱,侄儿自当尽力”。

    “贤侄此前曾说去辽东之事,近日我也一直在考虑。此计可行。待破曹之后,我便给你五百兵马。另外,子龙武艺高强,颇有智谋,就叫子龙跟你一起前去,有了子龙相助,庶几能在辽东开辟出一片基业”。

    听说叫赵子龙跟自己一同前去,刘封不禁大喜过望。

    有了赵子龙,将为自己减少极大的压力。

    孔明派赵子龙这样一员大将去,证明他确实认可了刘封的计划。

    孔明认可了,玄德老爹的阵营,也就认可。这就证明,刘封以后就不是自己单打独斗,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蜀汉的支持。

    “军师深谋远虑,请受小侄一拜”。

    刘封郑重其事地给孔明施了一礼。

    “贤侄不必如此客气。亮受主公知遇之恩,一心以匡扶汉室为己任。贤侄在辽东开辟基业,此后主公进军巴蜀,励精图治,几年后就出兵北伐。届时贤侄在曹操背后策应牵制,待我大军一到,彻底打败曹操,光复汉家江山”。

    策应?原来仅仅是叫我在背后策应?

    从巴蜀北上伐魏,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三国演义里面来看,便是玄德老爹占据了巴蜀,在魏蜀吴三国中,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是最弱的。

    看来孔明还是在按照他原来的想法行事啊。

    既然他把辽东定位为策应,就不可能在辽东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