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五十六章 兰亭集序  宝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百五十六章 兰亭集序 (第2/3页)

敬的答了一句,和秦东元两人走出了屋子。

    “真是累啊!”

    等两人出去之后,秦风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他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整日里和这些老家伙们谈论国家大事,秦风哪里能习惯得了。

    “你们两个也出去觅食吧……”

    秦风踢了一脚趴在椅子边上的青狼獒,同时右肩一震,将金隼也给抛了出去,口中嘟囔道:“奶奶的,兰亭集序拿到那么久了,竟然还没看过……”

    不知道是不是进入化劲巅峰心境提高了的原因,秦风的耐心增强了很多,那副王羲之流传千古的字帖在他手上拿了十多天了,秦风居然一次都没打开过。

    把所有人都赶走了之后,秦风去到屋后山泉处洗了个澡,然后换了一身衣服,这才将自己保管在一个木匣中的《兰亭集序》卷轴给拿了出来。

    这个轴卷的木杆,显然是后来经过整修的,因为它是用这个空间独有的铁木制成,相比于珍贵的檀木,铁木的防腐性却是要更加优秀。

    在卷轴木杆的两端,各镶嵌着一个玉质构件,玉件温润色白,看样子也是经常被人把玩,显出一股传世的光泽来。

    “千古第一贴啊!”

    在打开《兰亭集序》之前,秦风心中也是微微有些激动,虽然王羲之被后人称之为书圣,但他的作品到了现如今,已经没有一幅真迹存世了。

    现在人们所见到的一些被称为王羲之的作品,都是唐代以后的摹本。

    当然,这些唐人的摹本,也不失难得的珍品。

    像是秦风曾经在故宫中见过一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是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的版本,据说是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

    传说唐太宗派人用几近骗取的手段得到了真迹《兰亭序》,奉为至宝,命朝中善书者摹拓数本,广赐王公大臣。

    现如今世间流传的《兰亭序》,大多都是那时候的摹本或者后人仿摹本的作品,至于真迹,则是被唐太宗带入到了昭陵之中。

    只是谁也没想到,在唐末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个空间里的人,竟然将这幅字帖从昭陵中给盗了出来,千百年过去,居然落在了秦风的手上。

    秦风没有急于将字帖打开,因为观摩字画,要将自己代入其中,如此才能读懂字画神韵,用手轻轻抚摸着这卷轴,秦风心中默念起《兰亭序》中的词句来。。

    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短短的三百二十个字,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王羲之书写字帖的时候,情绪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默读着整篇兰亭集序,秦风仿佛也被带入到了古代那文人汇集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