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百三十一、朝堂明争暗斗+李星洲心中隐忧  世子的崛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百三十一、朝堂明争暗斗+李星洲心中隐忧 (第3/3页)

,稍微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错。

    如今进入辽国境内,各种名族混杂,更加容易出现问题。

    蒙古人能征服大半个世界,除去实力强大的骑兵部队,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宽松的民族政策,信仰政策。

    蒙古人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可奇怪的是,没有那种地方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也要跟他们死磕到底的情况,这才使得蒙古有余力不断扩张。

    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不会像西方的十字军一样,在教皇名义下,所到之处要求所有人都信仰基督,不信就是异教徒,不受上帝保佑,可以随便杀。

    在蒙古人统治的地方,随便他们信什么,基督、穆斯l、道教、佛教等等都行,甚至允许传教士传教。

    宽松的民族政策,信仰政策,在黑暗又苦难的世界中非常重要,也大大减少基层百姓对蒙古的抵触,使得他们在阿拉伯地区,欧洲地区都能立足,建立王国。

    而不会像十字军一样,一到阿拉伯地区,立马就和当地国家进入不死不休的战争状态,穆斯l战到最后一人也会和他们死磕,更别说开疆扩土。

    而在东方,信仰问题大多数时候是宽容的,自古如此,爱信道的信道,爱信佛的信佛。问题在于不同地区的人之间,景国周围最强大的部族有女真人,契丹人,羌人,吐蕃人。

    女真人的金国,契丹人的辽国,羌人的夏国,吐蕃人的吐蕃,这些国家在前朝,甚至更前的汉朝,要么同属一国,比如金国的辽东地区,夏国西域都护府,辽国南方大部,在前朝乃至更往前的汉朝时期都是一国,蕃因为士兵无法适应高原而被古人以为天神庇佑,一直没有统一,但也和川蜀,滇地等地交流频繁。

    总之到景国如今,虽四分五裂,但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架势。

    这不只是基层,高层也是如此,辽国高层就有许多汉人,大名鼎鼎的韩德让不只是辽国有能力力的权臣,改革辽国制度,使辽国国力达到空前绝后,还是掌权者萧太后公开的情夫。

    夏国张元更是汉人,但却帮西夏大败景军,官至中书侍郎,也就是夏国宰相,其后代到如今这一代还是夏国宰相。

    总之这些交融经过千年,到如今已产生紧密又不可分的态势,李星洲最怕的就是北伐这些将领不懂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而随意做决定招致大祸。

    当初北宋也曾攻入过南京城,可攻入南京之后,因军纪涣散,宋朝士兵抢掠百姓财物引发众怒,这还是小事,最要命的是前锋将军扬言要杀尽城中契丹人,只留汉人。

    南京靠近北宋,城中确实有汉人,可他根本不懂,辽国立国两百年,契丹人,汉人,溪族人,羌族人等等,在其中交融繁衍,早过十几代人,血脉交融之中,谁还说得清是谁?

    辽国能统治这么大的疆域,女真,蒙古都臣服,也是因为辽国名族政策是宽松的。

    别说通婚,辽国高层都有许多汉将,汉臣,辽国掌权皇后和一个汉人光明正大的出入如同夫妻,高层也没说什么,也不考虑血统纯净之类的事。

    说明辽国高层不在乎血脉这种事,何况民间,历经几十代人,会有多少各族之间的通婚。

    可偏偏北宋先锋将领却干出这样的蠢事,说杀尽城中不是汉人之人,南京城里谁是纯正的汉人血脉?谁家又没不是汉人的亲戚朋友?估计城里根本都没人能说清,那和屠城还有多少区别?

    这一下子,整个辽国南京城百姓都炸了,纷纷涌上街头,跟全副武装的宋军精锐拼命,硬生生把宋军打败,大多数宋军精锐战死城中,只有少数人突围,几乎全军覆没。

    要不是那不懂形势乱来的命令,北宋估计已经轻松拿下南京,用不着出钱求金人帮打,金人也不会一看宋朝原来就是这么个窝囊废,心里的觊觎之心无限放大,没过多久就赵借口要打北宋。

    可以说,狭隘的民族政策,间接让北宋丢了半壁江山。

    如果北宋先锋将领没有说除了汉人都杀,城中民众不拼命反抗,等到大军来,站稳脚跟,再加上没有白送的十几万大军,完全会是另一副局面。

    这点上,李星洲害怕不已,回家后也在担心,这几天都没睡好觉。诗语安慰他,杨洪昭、杨文广、魏朝仁都是识得大体的人,不用如此担心。

    他也觉得有理,可能是自己多虑了吧。

    世子的崛起

    世子的崛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