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三大法则  重生之似水流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番外:三大法则 (第3/3页)

   齐磊,“对了!是牺牲一部分个人利益,而保证群体利益的族群法则。但是,它没有法律的约束力,需要自觉和群体共性来实现。”

    “所以,自觉遵守,牺牲个人利益,这就是美德。”

    大伙听罢,恍然大悟,“对哈,族群法则,这就是美德啊!”

    而齐磊的声音却又传了过来,他可不是想掰扯明白爱国到底是不是美德。

    突然发问,“我们回头再看小哲人的论据,他是因为自私,所以爱国。”

    “自私是什么?”

    大伙这次想都没想,“自然法则!”

    齐磊,“对了!所以很多人认为小哲人的论据无可反驳,貌似都对。问题出在哪儿?”

    “就出在,他在用自然法则来诠释族群法则。”

    大伙儿,“……”

    齐磊,“他当然可以用自私来解释自己的爱国动机。但是,前面咱们说了,自然法则之于当下的我们只是工具。而每个人的工具可能并不相同。”

    “这就是为什么他说的有道理,但是让很多人不舒服、不认同的原因。大家的工具都不一样。”

    雏鹰班听到这儿,一下都通透了。要是这么理解的话,确实简单明了得多了。

    而齐磊,“再问大家,在一个公司里,你是一个普通职员,你会适用什么法则?”

    大伙又是想都没想,“族群法则!”

    齐磊,“错了!”

    “错了?”

    齐磊,“公司就是一个利益族群,适用族群法则。但是,只践行族群法则,你就是个大冤种。爱国都能用自私来诠释,何况是利益明确的公司?”

    “正确的方式是,遵守族群法则,但也要会使用自然法则的工具,同时还要把自己包装成普遍法则的信徒。”

    众人,“……”

    齐磊又问,“公司里的普遍法则是什么?”

    “可不光是法律与道德。”

    “普遍法则让你看上去合群,族群法则让你做一个好员工,而自然法则则是让你在合群、优秀的基础上不吃亏。”

    “再比如,假如不是公司的员工,你是一个个体经营者,那是不是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适用法则了呢?”

    “和同行之间是什么法则?与你的客户、消费者之间又是什么法则?”

    “再比如,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面对个人,没有固定答案。面对你的同行,可能自然法则、适者生存更有用。”

    “面对客户,你可以把他当做肥肉,用自然法则。也可以从同类,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角度,适用族群法则,那就牺牲一点个人利益,换取共同利益。”

    “还可以用普遍法则,规矩办事。”

    “至于工作生活中面对个人,他对你用自然法则,他就是狮子,那你用其它法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只能用自然法则回击。”

    “他如果用族群法则,愿意牺牲一点个人利益成全你,那这个朋友就是值得交的。”

    “至于普遍法则的情景下,不管是公事公办,还是客套圆滑,貌似也只能陪回去。”

    “这就是刘润先生在阐述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在生活中总能遇到“巨婴”或者“杠精”,正是因为大家不在同一个法则里进行交流。”

    “他不但能解释爱国到底是不是美德,同样的也能简化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实,齐磊这个不太喜欢方法论的家伙,就是在教大家一个方法,一个看清问题本质的方法。

    爱国是不是美德根本不需要讨论,可是不需要讨论,也就不能深究其中的底层逻辑。

    了解底层逻辑,才能简化处理问题时的过程,也就没那么累了而且看的更通透。

    ……

    。

    Ps:文中提到两本书,《做个清醒的现代人》这本,老苍不太推荐,读起来需要一定的门槛。

    对于有一定辩证能力的读者来说,倒是一本好书。

    第二本《底层逻辑》,有兴趣是可以看一看的。而且谁都能看得懂,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收益。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本书更偏向于商业思维,不要跑偏了。

    同样的,《做个清醒的现代人》也有偏好,更倾向于国民性的解读,以及从政治角度切入问题。

    很多人让老苍推荐历史方面的书,这个真不太好说。

    我一直觉得,这玩意得有兴趣才行,否则推荐啥都是白废。可是,一直没看到那种可以培养兴趣的好书。

    想了很久,分开说吧!

    一、如果仅仅只是对历史感兴趣,想浅浅地了解点历史知识典故,那就《趣说中国史》吧!足够了。(皇帝聊天群比较有趣易读)

    想更深一点,就是吴晗的《中国历史常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知识、典故都有,适合碎片时间阅读。)

    二、看完了上面的两本,还有兴趣,想系统地了解历史进程、朝代更迭概况,可以先看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有点枯燥,但是非常系统,好书。)

    (可以配一本《历史年表》,或者中外历史年表。版本有很多,都行。老苍的是陈会颖的《中外历史对照年表》)

    三、如果既想了解历史,还想了解华夏文化东方哲学的底层逻辑,那就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有门槛,枯燥,但是读懂了受益良多,是可以收藏装叉的。)

    四、如果《中国大历史》《中国哲学史》都没能把你劝退,那可能就是真爱了,但老苍依旧不推荐你们看大部头的《二十四史》或者《资治通鉴》。

    有条件的买回来装叉吃灰没问题,其它情况就算了。

    反正就老苍自己而言,《二十四史》只能当个工具书用,我是没勇气读完的。

    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和杠精对线的时候,可以掏出官方正史找到哪册哪页哪句话,直接拍对方脸上,贼过瘾!

    好吧,老苍干过这种事儿。

    至于《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事件人物史实都不是连贯的,连当工具书都费劲。

    反正买回来好多好多年了,我好像就看了十几页,真没勇气通读。

    谁有这个毅力告诉老苍,我拜拜你。

    倒还不如《易中天中华史》来的实在,薄薄24册,有看完的希望。(买一年了,至今没翻过)

    推荐这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初读历史,老苍觉得需要一个引路人,就是需要一个提供观点的。哪怕最后你推翻它也行,它能让你看的清晰一些。

    五、如果你连全史都看得下去…很不容易了。那么终极推荐——《教员点评二十四史》。这一套下来,你的史观和史识储备至少已经超越99%的人了。

    六、如果中国史都不能满足你了,那…有中外历史年表对照就够了。可以再看一看《海洋与文明》、《枪炮、钢铁与细菌》。

    七、如果你说不是给自己看,给孩子看。老苍个人观点,啥都不用推荐,他那个年纪还没那个兴趣,来套《十万个为什么》比看什么都强。

    这是老苍的启蒙书,我始终认为,我个人对什么知识都好奇,也喜欢问为什么的根源,就在这于此。

    以上就是老苍的个人推荐。

    老苍还是那句话,“原来是这样”和“原来可以这样”.

    我只是厚着脸皮为你们提供一种可能,而不是绝对。

    希望大家都能用包容的心态看待问题。

    好了,一号开始,老苍要进入休假模式了,番外的频率不会太高。

    拜拜喽!

    ……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