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零三节 为战争立规矩  曲尽星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百零三节 为战争立规矩 (第2/3页)

健威沉默片刻说:“在靖康不会这么快,但那是东夏,东夏有言:好男儿比马快!”

    说完,他去找李时珍,去告诉李时珍自己也不用先走了。

    大概是被信催的,天亮之后,东夏使馆上的人露面了,找了很多人排练队伍,还找了些抱鲜花的女孩子,看来使馆很重视这次的使团。

    健布好奇东夏的迎接仪式,到处问人,才知道这个抱鲜花的女孩子迎接将领还是有些来历的。

    当年狄阿鸟与大将赵过起兵时,动不动两人就幻想说,将来立下功劳回去,满城少女都会抱着鲜花迎接。

    当年他俩这么说,没人觉得有什么,然而时过境迁,山河巨变,他狄阿鸟成了东夏国王,他赵过成了一国大将,当年听到他们这些话的人怎么想,怎么看?他们甚至相信,在国王陛下的眼里,少女抱着鲜花来迎接,是大王最喜欢的,是大将军最喜欢的,大王和大将军都喜欢,何况他人?

    这不就成了他们东夏的礼仪风俗?

    而在靖康,少女们可以涌上街头去看,但不能放到礼仪制度上去,否则会被腐儒们抵触,大喊伤风败俗。

    健布却看他们排练看得津津有味,乐不思家。

    时而他还会关注东夏的队列操演,甚至动不动自告奋勇去纠正点啥,好像只有他满意,东夏此次抵达的使团才会满意。

    然而只操练三日,使馆就自总使而下带着他们出城了,原来东夏的男儿比马快绝非虚传,使团立刻就要到了。

    健布和健威也去了。

    竟然是上午到,只能说是连夜赶路,眼看着日上三竿,路上雪尘一片,爷俩就一下想象得到,这使团是一伙抱鞍急行的丘八爷们。

    靖康朝廷也出人来接,毕竟使者到了,你得安排日程,安排接待事宜,然而他们看到一团雪尘滚滚的使团,却是笑得前仰后附。

    健布在远处望,在靖康官员中望,微微摇头。

    他是知道靖康的官员在笑什么,除了对敌国的蔑视,还接受不了这种改变,靖康要出使国外,那是使者持节,仪仗开道,所有人端着,拿着……讲求扬国之威,讲文明讲礼貌。

    你这东夏使团,往年失礼也罢,今天都能清一色策马狂奔,爹娘病危么。

    游牧人也不会这样呀。

    然而队伍行得太快,靖康只好派人先行一步去制止他们,免得他们打仗一样,一口气冲进城门楼,闹出点啥不好的事情。

    旋即,他们又近了,司仪没有办法,只好提前高唱:“东夏使臣已到,正使臣博君雅量,次使臣白君知州。”

    这又是一个逆着来的。

    健布苦笑与健威讲:“你可知道这二人?”

    健威摇了摇头。

    健布说:“什么博君雅量……还有人以雅量为字么?这是大将博大鹿,一个凶狠的屠夫,竟然以雅量为字。他们还真是与我靖康国正相反,出使时武官为正,文官为副,无关职位高低,据说原因很简单,狄阿鸟认为武官不怕死,用来做正官,敌国不可夺其志。这个白知州,论辈份是狄阿鸟的舅舅,之所以称呼以知州,是狄阿鸟曾经把定、夏二州托付于他,现在的官职,大概相当于我们的副丞相。”

    健威附和说:“东夏就是处处与别人不一样,单看副丞相都来了,规格挺高。”

    健布说:“轻而显高。越是这样,越能看得出来,东夏也没多少诚意。”

    紧接着,东夏先行的骑兵抵达司仪身边,似乎在争论什么,司仪只好又唱:“还有陈州的一介布衣拓拔乞颜。”

    健布一拍大腿:“拓拔晓晓的使臣。”

    他气愤地说:“朝廷上这些人真是脑子傻的,光占口角的便宜,你喊人家是布衣是不承认人家的身份,但你何必还喊来通报?通报了,人人都知道陈州人,拓拔晓晓派的人也跟着来了。三方齐了。”

    东夏的队伍最终慢了下来,又渐渐走到众人的脸前,可谓铁甲征尘泥雪粘身……正使在副使的提醒下才向靖康来接官员按胸行礼,骄傲狼顾。

    靖康冲上来一个文官来抓他马缰,是想在礼仪上挫败东夏的骄横。

    健布又是长叹。

    博大鹿这样骄将也许只能这样对付吧。

    但靖康?

    何尝不是只能在外交上显出刚强了?

    健威却瞪大了眼睛,急切用胳膊撞击爷爷,健布正要怪他,他小声说:“爷爷。他们身后的卫队上有李二蛋。”

    健布大吃一惊道:“你看错了吧。”

    健威揉了揉眼睛,肯定地说:“不会错。就是李二蛋。行在卫队前面。他有个再明显不过的特征……马右侧也会挂剑。”

    健布急切看去,远远看到一个少年骑兵,似乎在队伍里毫无出奇之处,但确实是马的右侧挂剑。

    健布好奇问道:“他是左撇子?”

    健威苦笑道:“不是。他的左手与右手一样灵活,上阵要带好几把剑。听牛录里的同袍讲,当年他们牛录的将领不知道他的来历,见他带好几把剑,要他解剑,闹得很僵,差点军法处置他。”

    健布第一反应却是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可不容易,史书上形容左右开弓,多数是指,左边射一箭,右边射一箭,少数才是指左右手换前后射箭,而只有极少数猛将才是左右手同样灵活,力量又均衡,不单左右手互换射箭,而且都是百发百中,要知道,即便是你左右手都能射箭,但还是分顺手不顺手,战场上生死攸关,你不用更得力的方式开弓,你不是找死吗?而多次令某一手在前,某一手拈弓弦,最终还是会形成习惯,所以这个左右开弓真的是属于一种极高的射箭天赋。

    健布叹息说:“狄阿鸟会养儿子。一国王子能在军武中奔波吃苦,本身就已不简单了,何况还有猛将之姿呢。”

    使团不会由他们接上一起回去,他们就与众人,夏人和靖康人一起看完他们进城,单独回住处。

    等李时珍回来,健威便告诉他李二蛋在使团里,李时珍却是不信,说他看错了,说有人碰巧马身右侧挂剑了……问他为啥不信,他先是说不上来,后来又说要是李二蛋一起出使,李二蛋为什么不是正使。

    但是过了一夜,健威的眼力就被验证。

    李二蛋找来了,不单找了李时珍,还来找健威,不单找健威,还来见健布……健布都傻了,他都不知道自己把这个东夏未来的储君掐死在这儿,东夏将来怎么办?不过他不会掐死李二蛋的,他只是在打量李二蛋,虽然体型高大,英武也老成,但少年的稚嫩还是透过面庞映入眼底。

    这会儿他不但没带几把剑,而且一把没带,身后有个少年将领,与健威也认识,是逢毕,还有个影子一样的青年……每当看到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