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风云再起 第十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六章 风云再起 第十节 (第1/3页)

大将军何进自从谣言四起之后,托病不再上朝。他听说司空许相等大臣奏请天子让其领北军北上,随即献请罪表,说朝野上下盛传他和西凉贼人有来往,和叛贼首领王国、黄衍等关系暧mei,此时自己不适合领军北上,婉言推脱。

    随即有大臣上书天子,说荥阳贼叛乱刚定,蚁贼尚在黑山猖獗,京畿一带不安全,需要北军镇守关东。假如贼人趁北军到长安之际再起战乱,则洛阳危矣。

    天子看到大将军何进的谢罪表之后,极为恼怒,劈手就把竹简摔到了地上,愤怒地说道:“他身为大将军,掌四方征伐,不敢出战胡人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厚颜无耻的给自己寻找借口。”

    随侍一旁的中常侍张让趁机说道:“陛下,大将军既然身体不好,难以承担征伐大事,不如让车骑将军何苗代为统领北军,先行赶到长安驻守。”

    天子想想也是。现在前线大军的军饷和武器都供给不上,假如皇甫嵩和卢植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关中和长安就会陷入鲜卑人的铁蹄之下。如果北军能够及时进驻长安城,虽然不一定能把鲜卑人赶出北地郡,但最起码可以在长安城外再筑一道屏障,以确保祖宗陵园和长安城的安全。

    何苗是何进的弟弟,都是一家兄弟,由他统领北军,谅大将军也不会不答应。天子随即准奏,下旨让何苗统军北上。

    ===

    弹劾李弘的奏章越来越多,甚至连永乐宫的皇太后都出面了。

    皇太后非常关心长安的祖宗陵园,一再询问天子西疆大战的事,告诫天子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坏了国家大事,其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李弘不能胜任,趁早换将。

    听说天子有临阵换将之意,皇甫嵩和卢植大惊,极力陈说,“此时重责李弘,撤换统军将领,必将引发前线各级将士的怨言,军心一旦涣散则士气低迷,败亡之祸转瞬即至。”

    司徒崔烈和宗正刘虞、太常刘焉等人也上书劝谏天子,痛斥换将的错误举措。司徒崔烈说:“那个大臣说要撤换李弘,陛下就让那个大臣去西疆统军,看看他有没有胆子去六盘山抗敌。”

    托病在家的大将军何进也上书天子,他说李弘弃守三关是正确的御敌策略,并无不妥之处。现在六盘山还在汉军手里,鲜卑人还在六盘山以北,距离长安尚有七八百里,有什么可当心的?以李弘过去的累累战功和以奇制胜的用兵之道,战胜鲜卑人当在早晚之间。

    天子给各种各样的说法吵得头晕脑涨,无所适从,迟迟不能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皇后来找天子。她说自己的母亲舞阳君听说儿子何苗要出征西疆,当心他的生死,整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哭着闹着要自己来向天子求情,请求天子撤回圣旨,另行指派他人出征。天子被皇后纠缠不过,只好答应,但随即他就为如何找借口撤掉圣旨犯愁了。

    正好这时大司农王瀚怒气冲天地跑来找天子诉苦。他对天子说:“为了给李玮和董卓的十三万大军提供军资,已经耗尽了国力,现在陛下又加派五万北军到长安,这钱从哪里出?除非陛下答应再借给臣十亿钱,否则这五万北军还没走到潼关就要回头。如果陛下不借钱,臣看也不要杀李弘了,陛下先把臣杀了吧。”

    天子闻言大喜,连声说道:“算了,算了,北军不去了,就让李弘继续统军抗敌吧。”

    “那钱呢?”王瀚问道,“钱还借不借?如果陛下再不借钱给臣,不要陛下下旨给李弘,他自己就会在六盘山自刎以谢天下了。”

    “好吧。”天子无奈地说道,“十亿钱,再借就没有了。”

    =====================

    并州的告急文书送到了洛阳,黄巾蚁贼大首领张燕率三十万大军下太行,攻打太原郡。

    西凉的告急文书同一时间送到了洛阳,王国和韩遂、马腾的大军开始围攻翼城。

    洛阳的形势一夜之间突然紧张起来。

    ===

    “李弘虽然连战连胜,但每战都留下了尾巴。冀州大胜黄巾军,却让张燕逃回了太行山;翼城大捷,却让王国和韩遂逃回了湟中和陇西。现在这些余孽纷纷趁乱而起,渐成燎原之势,如何是好?”天子愁眉苦脸,喋喋不休地埋怨着。

    “西凉的事暂时只好置之不理了。”皇甫嵩说道,“西凉的叛军目前人数不多,他们即使打下了翼城,占据了汉阳郡,但他们肯定无力继续攻击三辅。”

    “等到何颙赶到西凉之后,我们再看形势如何发展。”卢植说道,“如果王国和韩遂他们顾全大义,愿意受抚,西凉的叛乱基本上也就平定了。”

    “去年李中郎到金城招抚边章和韩遂时,他们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苛刻的受抚条件。”皇甫嵩叹道,“如果这次王国和韩遂再次抛出这么个条件,恐怕何颙和他们很难谈成。上次李中郎挟带大胜之后的余威前去招抚,叛军不敢不让步,但这次就不一样了。”

    “两位爱卿是什么意思?”天子问道,“答应他们的全部条件?”

    “当然不是。”皇甫嵩说道,“为了集中力量抗击鲜卑人,我们必须尽早解决西凉叛军的事,因此,陛下可以先给他们一点甜头,表示一下陛下的心意,这样,何颙和他们谈起来,也比较方便。比如让王国任西凉刺史,让韩遂任金城郡太守,让黄衍任陇西太守,让马腾任护羌校尉……”

    “这完全可以。”天子挥手说道,“现在朝中无人愿意到西凉为官,就让他们暂时干着,但是……”

    天子看了两人一眼,严肃地说道:“如果此风蔓延,大家都以叛乱来威胁朕,都来要官做,那……”

    “这只是权宜之计。”卢植冷笑道,“陛下根本无需担心。只要我们赶走了鲜卑人,李中郎就可以腾出手来进军西凉,该杀的还是要杀,该抓的还是要抓。我大汉天威,岂容这些叛逆肆意侵犯。”

    天子恍然一笑。皇甫嵩看看卢植,眼睛内尽是不满之色。卢植视若无睹,继续说道:“陛下,目前我们的兵力不足,军资更是严重欠缺,所以西凉边陲急需他们的力量来弹押羌胡。因此,臣认为,西凉叛逆的条件,我们尽可以答应。”

    “有道理,有道理。”天子连连点头道:“朕这就下旨给何颙,让他自己灵活变通。反正都是骗他们高兴,也无所谓答应不答应。”

    “另外,让何颙把商谈的时间拖长一点。”卢植稍稍思索了一下说道,“最好拖到两个月以后。”

    “为什么?”

    “如果两个月以后,李中郎和董卓还没有击退鲜卑人,我们就无力支撑十几万大军的军资,只好退守长安城。这个时候,西凉叛军的几万人马立刻就可以派上用场。”

    “先招抚了他们不是更好吗?”天子奇怪地问道。

    “早早谈好了,他们为了保存实力,肯定要各带人马回归本郡。”卢植解释道,“到时,我们就没有办法威胁他们赶到关中阻挡鲜卑人南下了。”

    “爱卿好计,好计。”天子不禁连声称赞道。

    ===

    “并州黄巾蚁贼的事情怎么办?”天子接着问道,“两位爱卿应该早有定策了吧?”

    “最棘手的就是张燕。”皇甫嵩摇头道,“我们和尚书台的侍郎们讨论了很久,实在想不出一个妥善解决之策,看样子只有出兵平剿了。”

    “这个张燕自从继任黄巾大帅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在太行山上聚集了百万之众,其声势之大,不亚与当年的蚁贼首领张角和张牛角。”卢植说道,“去年初,李中郎率风云铁骑与张牛角在瘿陶大战,虽然险胜,但并没有伤其筋骨,黄巾蚁贼的各部首领纷纷逃进太行山,蓄势待发,终于有了今日的黑山和太行山蚁贼之祸。”

    “现在并州北有鲜卑人魁头率众攻打雁门郡,西有匈奴屠各胡反叛,东有黄巾蚁贼攻城拔寨,中有西河郡的流民寻衅闹事,其战火之烈,犹胜西疆。”

    “并州乃北疆第一大州,洛阳和中原的屏障,不容有失。”卢植指着地图上的雁门关说道,“如今度辽将军刘博的一万人马,加上并州刺史张懿的一万郡国兵都在雁门关抗击鲜卑人,整个太原郡和上党郡都没有兵马,所以,我们只有派遣大军速速北上,尽快击败蚁贼的反叛,稳定并州。”

    “大军?”天子反问道,“我们哪里还有大军?”

    “洛阳北军。”皇甫嵩说道,“无论如何都要出动洛阳北军,否则并州形势将不可收拾。”

    “朕已经说了,由于国库没钱,北军哪里都去不了。”天子摊开双手,苦着一张小脸,大声哀叹道,“两位爱卿,北军连长安都去不了,更不要说去并州了。”

    “陛下,如果张燕攻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