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T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T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 (第1/3页)

Ttyang书友对长安兵变的分析:

    兵谏的背后,没看到豹子的影子。那三个转调郡国的都是出身能让士人接受的,在将官里面智力高,属于文武双全一类的。张燕是豹子全心信任的人,每次危难时刻都放心将后背托付,正因为张燕的出身,张燕不负所托的一贯表现,豹子认为无论别人如何黄巾将领是最不可能背弃天下万民来换取自身利益的,军队绝不能乱,大规模调换黄巾系将领可以保证在大将军不在的情况下张燕能牢牢控制军队,并且对朝廷的议和政策造成威压。然而,朝廷能够完全不顾军中将领的反对盲目乐观到如此自大的地步,大概是豹子没有想到的,他低估了长公主和朝廷的失德程度,居然除了吕布没有一个人出来提醒一句解除大将军兵权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连徐荣都没有。

    如果豹子能及时赶回来,军中将领就不会死人,否则,吕布危矣。李玮会把襄阳人抓起来,估计得宰几个,但他需要吕布挡住张燕,等豹子回来,他不太可能会同意将长公主赶下台吧,小天子长大之前,这个过渡还是需要的,只是要加以限制罢了。

    一场不彻底并且还没有完全成功的革命,革命者手里掌控着军队,却没有掌握政府,基于豹子的一贯理念,他仍旧想把小天子培养成新一代革命者的领袖,让革命者慢慢过渡成为政府里面举足轻重的力量,那么他需要的是稳定,他就要以牺牲自身为代价取信于双方。将兵权交给革命者,让他们知道他们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然后自己走到朝堂上去,让旧势力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忠心于大汉,是不是还能祸乱大汉。

    如果豹子还要坚持他的忠诚,那么,他要付出自己的身家性命作为缓冲,如果最后革命失败了,他将同时失信于双方,就会当人不让的成为第一个牺牲品。至于成功,小天子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革命领袖吗?如果情节这样发展下去,那就真的是不以成败论英雄,豹子是大汉中兴的祭品,本书将在祭坛上成就一段神话。

    豹子的人格魅力之所以如此强大,正是因为他从来没做过让袍泽兄弟们失望的事,真正的忠义两全。他年轻时候所做的违律之事完全是为了让老百姓能活下去,这造成他的割据事实,却也因此让黄巾军真正信服于他;他此生唯一的私欲也是所有武人都怀有过的梦想驰骋塞外征服大漠,这虽然耗尽了大汉国库里的最后财富,却还是活了无数的百姓,让大漠胡族拜倒在他脚下,更凭借于此让北疆成为大汉中兴的基石;当所有士人都决定放弃天子的时候,是他力挽狂澜坚持勤王,向天下见证了武人的忠诚;当长公主逼死天子的时候,还是他将垢名一力承担,坚持不让无辜的人成为替罪羔羊。如此一位大将军,凡是长眼睛有良心的人,都不能指责他是奸佞,他没做过任何一件违背忠义之事,所有说他是祸患的人都只能用将来时的口吻指摘他。

    前文耗费无数浓重的笔墨才渲染出这样高大到让人心疼的人物,后文会减掉颜色为他添上凡人的私欲么?

    ===

    张燕的兵变害了豹子,却也成全了他,因为他现在已经不用选择了。他要保全长公主和丞相,更要保全自己的一众兄弟,他还能怎么做?唯一不死人的方法就是牺牲他自己。额滴大人哪,就让豹子当回来凡人吧,这也忒惨咧,凭啥每次都当收拾残局滴人,这要再有下次就只能拿命填啦,这不成了盘古了,身体发肤连精血都化作大汉中兴的给养。抓狂ing

    倒是筱岚姑娘赶紧提醒长公主啊,真正的此时不嫁更待何时,快快让小天子颁旨长公主下嫁大将军,好歹调节下沉重气氛。

    徐荣本来就是朝廷将领,可以说他在兵谏之前还是个纯粹的武人,他忠君爱国,他跟随豹子一路冲杀,他从来不怀疑豹子对大汉的忠诚,他认为他和大将军一样,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热爱大汉,在他眼里,皇权就是大汉的象征,所以勤王之举理所应当,他是大汉朝的官,当然要忠于朝廷,所以豹子说你要忠于天子,忠于长公主,他欣然允命,他觉得忠君与信服大将军完全不矛盾,大将军是守护神一样的存在,无论什么矛盾大将军都能化解,所以他信服大将军,忠于皇权。但张燕的话打碎了他的美梦-大将军是人,不是神。徐荣惊了,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吗?朝廷真要动手除掉大将军吗?大将军会象圣人一样认人宰割吗?

    鲜于辅在本质上与徐荣没什么不同,但他与豹子更亲厚,他几乎是看着豹子一路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看到豹子怎样在无数阴谋陷阱中九死一生,豹子的人格魅力动摇了他,于是,鲜于辅开始思考,长公主的朝廷和豹子的大将军府,我到底更信任哪个?豹子是忠于大汉的,这不容置疑,但长公主值得信任吗?

    赵云已经入朝,他是丞相的女婿,所以他为士人接受,他涉足政治,他不再是纯粹的武人。赵云当然信服豹子,但已经不再是那种盲目的崇拜与毫无理由的服从,他认识到大将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他知道自己必将作出选择,但没料到这个时刻来临的如此之快。这背后会不会有大将军的影子?这想法让他痛苦,难以接受,在感情上他当然与豹子亲近,他决不愿意与大将军冲突,但是,大将军是神啊,是北疆军中的神,是完美的,忠诚的,十多年来的信仰一般的存在终究也不过是个虚幻的投影吗?张燕与贾诩都把握住了赵云的心态,利用他在政治立场上的摇摆来定计。

    吕布是个忠诚的纯粹的武人,真是点水之恩涌泉以报的典型。但他最大的缺点是大局观有问题,他也不是没有脑子,但他从来看不清问题的本质,因小利而失大义,他对豹子的信任程度在武将中可能也是最低的,这导致军中将领的不满,他被撇在武人集团之外,出了事他不第一个倒霉还轮到谁?

    黄巾一系的武将都是革命者,他们到现在还没有被彻底腐蚀,他们信服的不是天子,不是大汉朝廷,甚至本质上并不是豹子,而是与民有利者,如今朝堂上的士人一直对他们保持绝对警惕,想大规模入朝为官?做梦!除了豹子决没有人会支持他们。

    至于北疆军一系中与豹子平辈以及比他更年轻的,完全由豹子一手带出来的胡汉两族将官,可以说,现在还留在战场上的都是纯粹的武人。这帮人更单纯,更忠诚,大将军指哪咱打哪,咱服大将军,在他们眼中,承托皇权的人不是长公主,而是大将军。

    豹子一直坚持要武人入朝,事实证明,他做的很成功。他的确慧眼识人,有思想的入朝去,留下带兵的除了黄巾军都是单纯的武人,这让军中可以保持只有一个声音,他能够绝对控制住军队。

    ===

    绝对的权利必将导致腐化。只要豹子不背弃天下万民,黄巾军就不会背弃他,这是一种监督,一个承诺,而张燕,正是作为监督者站在豹子的身边,豹子一直以董卓为前车之鉴,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却还觉得不够,他需要一种更实际的监督,于是,他也给予了张燕足够的权利。

    这一回,恰恰是监督者出现了问题。

    豹子对贾诩这个人物的才能方向和厉害程度没有深刻认识,这人当年还是李玮给他推荐的,通过接触,他知道贾诩有才华,文武双全,政治上成熟,是个很谨慎很懂得自保办事很有分寸的人,这也是他将贾诩列为天子师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个贾诩他可不是一个只擅长阳谋的人才啊,这位大人比起阳谋可是更擅长阴谋这个方向,而且为求自保可是啥事都干得出来,他平常是隐忍小心,但前例可循这位大人讲求的可是一朝出手灰飞烟灭的效果啊。

    田筹小朋友娶妻甄氏,与长安旧臣一系关系亲厚了,与贾诩的关系也近了,大将军都要被夺去兵权了,那我还有几天好活?贾诩敏锐的意识到冲突不可避免,再不抗争必死无疑,于是他作出决断,这个时候田小朋友他一定要拉上,这可是大将军的心腹,死谁他也没事,田小朋友和贾大人那能是一个级别的?加上亲眼看到长公主是怎样排除异己,完全一副要对大将军赶尽杀绝的架势,于是也怒了,还饶上一个只对大将军忠心耿耿的祭峰,要成大事当然得找手上有兵对朝廷完全没有好感可言的,这人除了张大帅还能有谁?于是一切水到渠成,阴谋形成了。

    贾诩找到了豹子布局的漏洞,一击而中。但值得庆幸的是张燕并没有失去理智,他明白这姿态可以作,顶多比大将军想要做的激进一些,但兵却不能调,军队一旦调动就相当于开始奏响末日挽歌了。赵云也不愧是豹子选中的人,虽然不成熟,但最起码也能推测出调兵后果多严重,很聪明的知道找李玮去破局,李玮手里有豹子的手令,这是大将军的信任,关键时刻他必须要站出来,他清楚这种时候保护大将军的利益就是保全他自己,他要控制局势,与张燕一样,他知道绝对不能让兵马进入栎阳城,那就真坐实了兵谏的罪名,北疆和朝廷只能走向分裂,不死不休了。

    兵马会调动吗?豹子会不得不以自身为缓冲吗?在大人的笔下,大将军是神,不是人。

    ===

    很多年前,张温等一干老臣到北疆寻求豹子帮助的时候,坦率的提出了他们的改革目标“将天子置于律法之下”。必须承认,士人集团的理想非常远大,他们的改革目标也非常非常的先进,君主立宪啊,那个一千多年前的时代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这个先进概念。但是,领先时代半步是天才理论,领先时代一步就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了。那个时候,年轻的豹子对于制度国策还只是一知半解,但是,也许是出于他野兽般的直觉,他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潜藏的风险,他委婉的拒绝了。豹子支持改革,但他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他要这天下人吃饱穿暖,他要求改革必须实打实能解决实际困难,他对于士人那个远大的官制改革理想表示精神上的支持。

    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历史上激进的理论家,改革者,终逃不过陨命的下场,妄图加速社会潮流的涌动就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豹子非常聪明,非常谨慎,这是个天才的军事家,一法通而万法通,他在政治上虽然没有完全成熟,但已经开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要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改良国策,这完全符合用兵之道。他非常有耐心,极为清楚改革这东西急不得,要想少流血就千万要刹住步子慢慢的,一小步一小步的来,每一次都是顺势而为。

    极为讽刺的,士人为了他们崇高的理想而让这天下浴于血火让生灵涂炭,他们认为一时的留血会换来万世的和平,他们愿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百死不悔,正是士人亲手拉开这乱世的序幕。

    哪里会有完美的制度万世的和平?君主立宪在门阀不具备压倒性力量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吗?社会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吗?

    豹子不看好士人的这种理想官制,他从头到尾强调一句话“我忠于天子,忠于朝廷”,他坚持扶持小天子,要靠拢皇权,而不是和皇权对着干,搞君主立宪。豹子是个温和的改良派,他固执的认定缥缈的理想现在与万民无益,美好的未来是画饼,不能为了将来的大餐而牺牲现在手中存有的粮食。他是武人,出身卑贱,他这二十年的杀戮存活了更多的百姓,他杀人是为了救人,他是真正珍惜天下生灵的性命。

    ===

    那个,何疯子冲到栎阳去保护长公主,李玮跑到北大营找张燕,大家都决定不出兵,而且保全长公主,但限制她的权利,要把青兖人士斩杀一空,北疆士人武人控制朝廷。

    还有,双方一致推举吕布当天子刺杀案的替罪羊。要在大将军赶回来之前把事情都办离索。

    再来看看李玮,这位同志绝对是个超级领先于时代的天才,激进的改革者,理想家,他第一次见到豹子就劝人家造反,他的激进程度比之一干老臣甚至更为激烈。老一辈的士人好歹还停留在制约皇权,认为皇权相权只要达到制衡就好了,而小李同志认为这还不是完美官制,他还要再进一步-直接推dao皇权,这样一来,外戚,宦官,多少年来衍生于皇权的危机一下都解除了,皇权作为象征保留就行,真正治理天下只要拥有相权足矣。这是多么天才的理论啊,都已经有了民主制的雏形,如果豹子能够恢复他后世的记忆,这绝对是个君臣两相宜的局面。但问题是,这个前提条件到现在都没有实现。

    小李同志的想法虽然没有明着说过,但豹子一清二楚,李玮是个天才的异类,在这个时代,一个士人居然完全没有忠君思想,实在是个异数。豹子一直想要阻止李玮将理想变为实际,这种激进的思想简直让人颤抖,这要留多少血,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但小李同志实在太能干了,他不单单是个激进的理想家,他还是个实干者,他努力了十多年,趁着豹子集中精力于兵事的空隙培养出了自己的势力,他终于有机会来实现他的理想了,他要控制长公主,抛开小天子,让皇权的影响降到最低,他要掌握内外朝,让相权控制一切。这位同志的危险系数节节攀高,已经超过了警戒线,这让豹子大惊,简直寝食难安,这要这么走下去,北疆会不会拖着整个天下一起灰飞烟灭啊。

    听起来很好笑,士人的改革居然能热血到这个地步,而身为武人的豹子却一步一个脚印的瞻前顾后。

    纵上所说,豹子是温和改良派,依旧支持君主制度,企图培养出贤明的君主,让君主掌握朝廷,支配天下;门阀士人要君主立宪,要相权制约皇权,让大汉即使碰到昏庸的皇帝也仍然能够传承万世;北疆士人以小李同志为首,隐在权臣支配朝廷的表象下内里实际上是民主制度的雏形,大汉自此千秋万代。

    真正是理想高于一切,由此可见,其实士人们一直都在高呼一个口号“没有死得最惨,只有死得更惨。”

    ===

    张温老大人,赵歧老大人,他们都对长公主说过,不要难过,你为大汉所付出的已经感动了上天,你一定会如愿以偿的。他们的话并不单单只是安慰,他们早已看清楚豹子对于皇权和改制的态度,只要豹子坚定贯彻他的理念,只要长公主真心还政于小天子,那么,这两个人之间就不存在原则上的对立,反而,他们才是立场真正统一的,对于长公主来说,豹子是她在这乱世中最强大的也是唯一的保护神。

    然而,长公主失去了对豹子的信任,或者说,她根本已经不再相信这个大将军了。被保护人本身进行反戈一击,生死相连休戚与共的链结被其中一方亲手解开,豹子怎么阻止才好,他怎么不心寒?于是,一切都开始失控。

    今日朝堂危机固然与一干士人推波助澜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长公主态度的转变。

    豹子要将他的理念坚持下去,他可以对各种势力的挑衅都一退再退一让再让,但有一样是他半分都不能忍让一定要争到底的那就是天子的信任。如果保证不了这一点,那么豹子的作为不是在找死是什么?他带着一帮兄弟辛辛苦苦的将小天子拱上位,就是为了最后让小天子秋后算总账给一刀咔嚓了的?他怎么对得起与他同生共死的兄弟!

    长公主对他不再信任了,那么这种态度必然会影响小天子,他要怎么做才能排除影响?没有好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先帝保佑长公主能醒悟过来最好,如果不行,万不得已只能全力扶持小天子打压长公主,而这还必须要考虑到小天子的反应,小孩子的信任是如此脆弱的东西,绝对经不起打击。就算一切顺利,这方法也是下策,因为日后小天子长大了,他为了拿回完整的皇权则必然会与自己的姑姑争斗一番,这一点是必然会发生的,姑侄相残,可以预料。

    豹子选择了一条最可能成功的改革之路,但同时也是最难的,因为这条路的基石是人心,是天子的信任。这基石不可能巩固,它需要如履薄冰的悉心呵护,为了这信任,豹子要在之后的十年付出他所有的精力,他所作的每一件事都要符合朝廷的利益天子的利益,他要时刻警惕有心人的破坏,一刻都不得松懈。这种生活豹子可能支撑的下去?估计天子长成之日就是他撒手西归之时。

    长公主的信任,是这条改革之路上豹子最大的臂助。这个总是自怜自艾的姑娘,在自己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其实已经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幸福还是悲惨,都在她一念之间。

    豹子总是说,我要做我能做到的事,就象对大漠胡族的政策,他认为一代人管一代人,没有谁能够永远占据大漠。有激进的理论认为杀光抢光就彻底解决问题了,这确实让人痛快,但真的是这样吗?胡人是个总称,汉人真的能够将外族人赶尽杀绝?而失去了外敌的汉人,会不会更快的堕落?历史证明,一味的杀戮解决不了问题,融合才是潮流,是趋势。而且咱说句老话,他爷爷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命都快没有了还管那许多作甚。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在长公主心里还有些分量,还有可能去劝说的人就只剩下筱岚了。筱岚是个好姑娘,这绝对是个明白人,大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