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六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六节 (第1/3页)

    第二章如临深渊第六节长公主左右为难,手足无措。卢植面对激动的李玮,极力劝阻。

    建立晋阳朝廷的目的是为了制约各方权势,阻止各地州郡拥兵自重,最大程度地整合各地州郡的力量,以便勤王、讨董、平叛,挽救社稷。

    所以无论出了什么大事,我们都要从这个目的出发,想尽一切办法化解危机,保住长公主和朝廷的无上权威。

    此次各地州郡拥戴刘虞为帝,引发皇统危机,看上去大汉形势非常严峻,朝廷濒临崩溃边缘,但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也不算什么大事。

    韩馥和袁绍等州郡大吏之所以要这么做,无非是不甘于自己的权势被镇制,想从晋阳朝廷得到更多的权力。

    他们的本意是要挽救社稷,是想让朝廷更加稳固更加具有权威,而不是想摧毁这个朝廷。

    如果社稷没有了,他们能得到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也不懂?因此,解决这场皇统危机的办法不是使用武力强行镇制各地州郡,而是重新分配权力。

    只要朝堂上各方权势平衡了,各方都能从社稷振兴中得到最大利益,这场危机自然也就平息了。

    武力威胁解决不了危机,只会逼迫各地州郡拥兵自重,和朝廷反目成仇,引发双方对抗挑起战火,这样不但加速了危机的爆发,更有摧毁朝廷和社稷的隐忧。

    李玮冷笑,毫不客气的驳斥了卢植。晋阳朝廷能建立,是因为骠骑大将军和北疆做了巨大让步。

    诸位大人都是朝中老臣,应该清楚朝廷的权力平衡已经到了极致,没有再次调整的可能。

    当初老臣们从长安带来的建朝策略,是许多大臣一起筹谋的,其中诸多关键问题都经过了他们的仔细推敲,都是他们深思熟虑的结果,几乎无懈可击。

    以太傅刘虞的威望和骠骑大将军李弘的武力作为朝廷的主体构架,这个主体构架因为刘虞和李弘的关系,显得非常牢固和强悍。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强悍的主体构架,有了迅速振兴杜稷的可能,各地州郡才会积极响应,纷纷云集而来。

    讨董联盟的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强悍的主体构架,袁绍本身力量不足。

    虽然他利用袁阀盘根错节的关系拉拢了一批州郡,手上也有承制诏书,但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多少力量。

    张温等老臣之所以轻视袁绍和讨董联盟,没有把他们作为一股力量考虑到权力分配中去,原因也在于此。

    州郡力量就是一盘散沙,它只能附庸于主体构架,在主体构架的控制下逐渐凝聚形成合力。

    现在各地州郡因为不满自己的权势被朝廷剥夺,所以假借重建皇统之名,威胁朝廷重新分配权力,妄图以州郡力量作为朝廷的主体构架。

    刘虞是无辜的,他只是一个牺牲品,朝廷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从情理和律法上来说,他都没有资格继续执掌权柄了。

    如果长公主同情他的遭遇,赦免了他的罪责,刘虞就算非常幸运了。刘虞离开朝廷后,行丞相事的大权应该由谁来填补?

    按照卢植的说法,要重新分配权力,那自然是韩馥了。韩馥代行丞相事,袁绍就能成为三公之一,主掌监御史府。

    如此一来,朝廷的主体构架就变成了各地州郡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由袁绍和讨董联盟控制朝廷。

    袁绍轻而易举地控制了晋阳朝廷,此事对朝中老臣来说,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勉强可以接受。

    老臣们的目的卢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只要能挽救社稷,任何牺牲都可以,牺牲刘虞也可以。

    “你们两手空空跑到晋阳,又是设朝,又是掌权,该拿的东西你们都拿去了,你们当然无所谓什么牺牲,你们当然能忍受。但我们不能忍受,北疆不能忍受,骠骑大将军不能忍受。”李玮挥舞着双手,怒不可遏,

    “今天你们可以牺牲太傅大人,牺牲幽州利益,明天你们就能牺牲骠骑大将军,牺牲北疆利益,将来你们就可以牺牲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