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十四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十四节 (第1/3页)

    第二章如临深渊第十四节袁绍极度震撼,心神不定地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然后下令罢议。

    他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将来,社稷的将来。晚上,袁绍再度召集沮授、田丰、审配、许攸、郭图、辛评、逢纪、荀谌、陈琳、耿苞等十位僚属议事。

    袁绍和诸吏们一年多来殚精竭虑,浴血奋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心里都想着重振社稷。

    但面对今日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局势,到底怎样重振社稷,他们却一直没有清晰的思路。

    田丰白天的那番话,犹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让他们突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霸业是什么?扶持王室即谓谋霸业。春秋时,天子失政,王权旁落,诸侯纷扰而起。

    率先挑战王室权威的便是郑庄公。郑庄公经常冒犯周桓王,周桓王率兵讨之,结果大败。

    霸权之锋芒,开始于郑庄公,但真正登上霸主之位的却是齐桓公。齐桓公在管仲的大力辅佐下,国势日益强盛,不过,齐桓公没有去挑衅王权的威严,而是提出了

    “尊王攘夷”之策。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由自己担任盟主,扶持周王室,讨伐不臣诸侯,意图重建周公辅国安邦之伟业。

    周王知道王室衰落,皇权已轻,自己已经无力统摄天下。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正视现实,依托一方霸主稳定社稷。

    于是,周王诏告天下,赐齐桓公侯伯与王命,辅国安邦。(侯伯,即诸侯之长。

    王命,即持王命以号令诸侯的权力。)齐桓公之后继为霸主的是晋文公。

    晋文公时,周襄王的异母弟弟子带率狄师(胡族军队)攻占了王城,自立为王。

    襄王败逃后随即向晋、秦两国求助。晋国大臣咎犯劝晋文公出兵勤王。

    晋文公遂出兵戡乱,帮助襄王复位。不久,晋文公又在城濮大战中击败强大的楚军,从此威镇中原。

    周襄王闻讯后,立即赐晋文公侯伯与王命,与自己共治天下。这便是为后人所称道的

    “桓、文之功”。当时,孔子以为诸侯的霸权能够辅佐周王,成就辅国安邦之业,所以称之为仁者的行为。

    但等到战国时,诸侯逐王,先后僭号,周王只好自称天王,以别于僭越的诸侯王。

    这时孟子看清了诸侯由称霸而称王,代周而立的实质,遂称春秋五霸为三王之罪人。

    袁绍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图谋霸业,辅国安邦,不失为拯救和振兴社稷的一条出路。

    自己本无谋篡之心,如果霸业可成,则社稷可兴,自己也可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但前朝诸多历史事实明确无误地告诉世人,称霸只是手段,称王才是目的。

    我如果要成就霸业,就要得到州郡大吏的支持。我如何才能让州郡大吏相信我称霸不是为了称王,而是为了中兴社裸之大业?

    现在这个时候图谋霸业,是不是不合时宜,或者时机未到,太早了?田丰摇摇头,

    “此时图谋霸业,正是时候,若再迟延,振兴社稷就难了。放眼看看当今天下,天子蒙难,皇权旁落,各方势力雄起,国祚濒临灭绝,天下已经大乱。大人若不再图霸亚,则大汉亡矣。”今日天下已形成五大势力。

    最强者就是董卓,董卓挟持天子和朝廷,拥有关中之利,手下有雄兵十万。

    只要他恢复了元气,短短数年来,他就能横扫天下。大秦国,本朝,都是起自关中而雄霸于天下。

    其次就是骠骑大将军李弘。李弘拥有天下最强悍的武力,却因为占据了天下最贫瘠的北疆,实力大打折扣。

    再次就是大人。大人虽只有渤海一郡之地,手下也只有一万军队,但大人乃袁阀家主,讨董联盟的盟主,奉旨承制天下。

    仅此三样,就让大人拥有了天下最多的财富,得到了各地州郡的鼎力支持,同时还占据了天下最大的大义。

    大人若以此为基础图谋霸业,和董卓、李弘相抗衡,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袁术因为入主南阳,又得到了荆、豫两地袁阀力量的绝对支持,再加上孙坚、孔伷的相助,他也勉强可以算作一大势力。

    黄巾军是第五大势力。虽然黄巾军是大汉叛逆,但他们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了大汉和上述四大势力的生存,所以黄巾军绝对是当今天下一大势力。

    这是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

    “大人同时面对四个对手,有几成把握可以击败他们?大人估计自己需要几年才能稳定社稷?”田丰问道。

    袁绍想了一下,摇摇头,他心里沉甸甸的,一点信心和把握都没有。他无法回答。

    “大人如果拿下冀州,以一州之地和董卓等四大势力相杭衡,估计能支撑多久?”田丰又问道。

    袁绍沉思良久,长叹摇头。他还是无法回答。

    “董卓会放过大人和袁阀,会饶恕所有参与讨董的人吗?”田丰说道,

    “不会,他会杀光所有反对他的人。”

    “李弘会放过大人和袁阀,会饶恕所有拒绝承认当今天子的人吗?不会,李弘会杀光所有重建皇统的人。”

    “袁术会甘心情愿臣服于大人吗?不会。至少目前不会。”

    “黄巾军会放过摧毁社稷,推倒汉室的机会吗?不会,未来一段时间,黄巾军将成为我们最主要的对手。”

    “既然大人已经走投无路了,那大人还犹豫什么?此时不建霸业,大人何时才能辅国安邦,振兴汉室,中兴社稷?”沮授、审配、许攸等人紧随田丰之后,纷纷发表了同样的见解。

    袁绍顾虑渐去,随即下定决心,先图霸业,后兴社稷。要图霸业,首先要一块立身存命的根基之地。

    董卓现在有关中、关东和西疆。李弘有北疆。袁术据有袁阀的根基之地,荆、豫两地的所有州郡很快将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袁绍现在只有一个渤海郡。所以袁绍的当务之急是立即拿下冀州,但冀州能不能作为图谋霸业,振兴社稷的根基之地?

    诅授、荀谌、陈琳等人认为冀州应该是振兴社稷的根基之地。当年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