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五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三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五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三节 (第2/3页)

人的畜牲。他担心死人太多,尸体来不及掩埋,开春后爆发瘟疫,于是命令兖州士卒把数十万流民赶进了泗水河。泗水河一时间变成了埋尸的坟坑。整个冬天,在泗水河和淮水河近千里的河道上,随处可见漂浮的尸体,无数的冤魂在冬日的寒风里厉声悲号。这一切,就是曹操这个屠夫的杰作。”曹操以为自己连续屠城,就可以震骇徐州其余郡县,可以迫使他们早早投降。

    曹操以为自己杀光了徐州流民,就可以节省粮食,可以避免流民暴乱,但他太小瞧徐州人了。

    徐州的郡县和百姓被曹操的血腥屠杀激怒了,他们拒不投降,宁愿被屠城也拒不投降。

    陶谦死守东海郡治郯城。曹操的大军竟然在五个月内都没有攻下。曹操攻打下邳郡的取虑、睢陵、夏丘三城时遭到了徐州军民的重创。

    曹操因此大怒,把三城杀了个鸡犬不留。徐州在曹操连续五个月的攻击下,几乎变成了废墟,大军所过之处,几乎没有留下生命。

    徐州五郡除了琅琊郡和广陵郡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暂时没有遭到荼毒外,其余彭城、东海和下邳三郡几乎全部被曹操占据。

    袁术此时就在紧邻下邳郡的扬州九江郡,他知道曹操打下徐州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所以他急忙派人联系豫州刺史袁微、沛国相袁忠、陈国相高干等人,把曹操在徐州的所作所为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如果你们再不阻止曹操,以他这种百倍千倍于董卓的暴虐,将来被杀的一定是我们袁阀。

    这个阉人的后代是个疯子,是个杀人狂,趁他现在羽翼未丰的时候,赶快把他杀了,否则我们离死不远了。

    虽然袁术当初杀了袁遗,击败了袁忠,和袁绍再次反目成仇。但袁阀子弟之间毕竟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彼此之间有着牢不可分的利益需求。

    在这个关键时刻,袁阀的态度马上转变了。曹操如果只是一头不听话的狗,袁阀可以接受,但曹操如果是一头咬人的疯狗,袁阀就要痛下杀手了。

    袁绍被曹操的暴行惊呆了,他绝没有想到曹操为了迅速占据徐州,竟然使出这种血腥手段。

    他立即下令中止了对曹操的粮草支援,并且急书张邈。袁绍给张邈去信,一是为了重修旧好,二是想试探一下他的心意,看看他是否愿意推倒曹操。

    在曹操和张邈之间,袁绍宁愿选择张邈做兖州牧,做自己的朋友。这个阉人的后代,现在看起来不但野心和**极大,而且手段非常血腥残忍,实在不宜共谋大事。

    张邈和兖州诸多大吏也被曹操的暴行惊骇了,他们绝没有想到曹操会是这样一个人。

    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替自己的父亲报仇,而不惜杀死数十万无辜百姓来为自己的父亲陪葬,这种人根本不是人。

    古往今来,除了几个有名的暴君,尚没有哪个臣子做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

    退一步说,就算曹操是为了图谋霸业,但仅仅为了占据一个徐州,就用得着杀数十万无辜百姓吗?

    有这样建立霸业的人吗?张邈没有回信,他请东郡太守臧洪秘密赶到了洛阳。

    这时候,沮授和田丰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曹操有军队,心狠手辣,张邈等兖州大吏和曹操相比,搞阴谋诡计可以,打仗就不行了。

    假如兖州郡县背叛曹操,由张邈出任兖州牧,估计曹操一个回马枪,兖州就被他又夺回去了。

    如果我们自己派军队支援张邈或者干脆自己夺下兖州,那就必须要考虑到河北的威胁。

    兖州大乱,河北的北疆军如果乘势而下,兖州等于拱手送给了李弘。因此,兖州需要一个强悍的武人,需要一个能击败曹操又能阻止北疆军南下的武人,而现在偏偏就有这样一个武人,这不能不说是天赐的良机。

    这个武人就是吕布。吕布一心勤王,迫切需要这样一个拥有武力和地盘的机会,而张邈等人又迫切需要把曹操这个血腥的暴徒赶出兖州。

    这两股力量如果结合在一起,不但能赶走或者杀死曹操,还能得到北疆军的支持。

    吕布出身北疆,和李弘、徐荣等人都有关系,另外他尊奉天子和朝廷,一心勤王,李弘没有理由南下打他。

    如此一来,曹操的势力就被消灭了,吕布和张邈等兖州大吏结合在一起的势力也会元气大伤。

    将来吕布和张邈等人即使还活着,也会因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权势打起来。

    此时,就是袁绍轻松夺取兖州的时候了。至于徐州,因为曹操的这次杀戮,没有两三年,休想恢复元气。

    曹操一死,陶谦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如果一切顺利,两年内,兖州、徐州,甚至扬州,都将是袁绍的囊中之物。

    臧洪带着袁绍的意见返回了陈留,张邈没有立即答应。他和曹操是多年的朋友,他还想劝劝曹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