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一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一节 (第1/3页)

    第七章风雷激荡第一节大汉国建兴元年(公元197年)正月。正月初四,奋威将军公孙瓒、虎威将军庞德、厉武将军燕无畏、汉北郡太守田豫,冒着呼啸的风雪,急速赶到了晋阳。

    这四人是奉诏返回朝廷的最后一批大臣,在这之前,河北三州陆续有三十四位文武大臣回到了晋阳。

    正月初五,长公主在晋阳宫嘉德殿宣布天子驾崩。正月初六,出生仅十天的太子刘朔继任大统,年号建兴。

    正月初七,公卿大臣联名上表,拥戴长平长公主主政。同日,长公主代天子宣诏,大赦天下。

    转拜赵岐为太傅,参隶尚书事。拜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参隶尚书事。拜崔烈为大司徒,参隶尚书事。

    拜大司空刘和参隶尚书事。拜鲜于辅为前将军,领光禄勋。拜徐荣为后将军,领卫尉。

    其余上卿、诸卿、诸将军等大臣调整不大,蔡邕等几位老臣、淳于嘉、钟繇、贾诩等长安旧臣再度被征召入朝,各有任命。

    正月初八,杨懿、黄岳、马丰、刘琬、孙谨等大臣携带圣旨南渡黄河,奔赴各地州郡。

    正月十八,天子大丧,葬于龙山平陵。正月十九之后,奉旨回朝的文武大臣们纷纷告别长公主和赵岐、李弘等上公,急赴各地。

    正月二十,鲜于辅等十位在朝大将,十八位诸营统领大将齐聚大将军府。

    李弘告诉诸将,大军这几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平叛,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平定天下。

    长城以北六座军大营的步骑大军和漠北都护府的铁骑除了戍守边疆,保证边疆的稳定以外,还要随时准备南下,参加平叛大战。

    冀州和河东两地十二座军大营的将士以及晋阳的南北两军,将是未来几年朝廷出兵平叛的主要力量。

    为此李弘督促两地军营的统军大将,回去后,立即做好开战准备。两府长史余鹏给诸将仔细分析了天下形势,预测了未来几个月可能在黄河两岸发生的战事。

    两府司马傅干传达了朝廷的意见。绝不能让叛军越过黄河,不能让战火在冀州和河东两地燃烧。

    所以,我们一旦得知叛军有集结进攻的可能,则大军立即展开主动进攻,把战场推到中原和关中两地。

    然后他把朝廷的初步部署做了说明和安排。北军将在三月前后由张燕、吕布两位将军统率,赶赴冀州。

    冀州的七大营由左将军麴义统率,颜良将军副之。冀州战事由大将军统一指挥。

    南军将由徐荣将军统率,赶赴河东。河东的五大营由杨凤将军统率,玉石将军副之。

    河东战事由后将军徐荣统一指挥。长城以北的六座军大营,由龙骧将军赵云统率位于北疆的四座军大营,由奋威将军公孙瓒统率位于幽州的两座军大营。

    两位将军返回边疆后,立即集结汉、胡铁骑,随时听调南下参战。主薄司马懿把有关钱粮军械的分配和运输,随军民夫的征调做了说明。

    然后就近期各营统领大将禀报的关于新兵制实施的一些难题做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方案。

    正月二十一,诸将赶到晋阳宫辞别天子和长公主。长公主恳请诸将齐心协力,为早日中兴大汉而奋战。

    正月二十四,前大司徒张温病危,长公主前去探视。长公主很是自责,拉着张温的手,泪如雨下。

    张温小声安慰了几句。

    “殿下,臣已经老了,也到了该死的年纪,你无须伤心。先帝驾崩,臣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如果不是殿下的宽容,老臣一家已经葬身乱坟岗了。说起来,这一切其实都是老臣的罪过,都是老臣的不对啊。老臣对不起殿下,更对不起你的父皇。”长公主愧疚至极,伏在张温身上悲声饮泣。

    “殿下,我上书让你重新起用崔烈等老臣,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长公主哽咽说道,

    “刘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