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七节 (第1/3页)

    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七节长安城的气氛非常紧张。丞相蔡邕亲自赶到京兆尹府了解了一下情况,然后书告太傅杨彪、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太尉荀攸、御史大夫刘和四位上公大臣,请他们速到丞相府议事,商议对策。

    太尉荀攸最先赶到丞相府。他一夜未睡,脸色非常差。看到蔡邕后,他愤怒地说道:“大将军亲口承诺过,他不干涉三雍之争,为什么出尔反尔?”

    “你以为这是大将军干的?”蔡邕摇摇头,低声叹道,

    “你错了。”他把大将军建议无限期推迟三雍建设一事简单说了一下,

    “大将军提出这个建议,显然是想缓解朝堂上的矛盾,以便迅速稳定朝堂,他不会做出这种事。”荀攸又惊又喜,难以置信地问道:“这是真的?”

    “是真的。”蔡邕说道,

    “虽然我们没有证据,但可以肯定,这是李玮设下的圈套,大将军并不知情。此事还有挽回的余地。”荀攸长吁一口气,摇摇晃晃地坐到席上,心有余悸,惊魂未定。

    自古以来,只要沾上谋大逆的边,那就是族灭之祸。不要说荀家、辛案两个家族了,就是整个颖川、汝南的士族都有可能遭到牵连。

    颖、汝两地门望族非常多,姻亲关系极为紧密,一旦杀开了头,那就不是几家的事,而是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的事。

    “李玮太狠了,看样子,他是想把我们颖、汝士人一锅端了。”荀攸气得咬牙切齿,浑身颤抖。

    “我说过,不要把朱魭扯进来,但你们就是不听。”蔡邕懊悔不已,连连叹气,

    “李玮的势力太强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出手,必会遭到强劲反击。这事我有责任,我不该听你们的,不该听你们的话啊。”荀攸稳定了一下情绪,重新估测了一下眼前的形势,心里大概有了底。

    当务之急是保住颖、汝士人的势力,不能让颖、汝势力因为这件事遭受致命打击。

    “你见到文若了?”蔡邕摇摇头,

    “现在长安形势很混乱,我们非常被动,在事情没有转机之前,我不便见他们。不过,我已警告余鹏,这是谋大逆之案,京兆尹无权审问。我立即上奏天子,请天子下旨把此案即刻转到廷尉府。”荀攸若有所思地望了蔡邕一眼。

    如果三雍一事无限期推迟,朝堂上也就不存在礼制争论问题,但因此事所引发的谋大逆之案还将继续,而朝堂上的争斗方向也将随之改变。

    从袁耀入朝为卿开始,汝阳的袁阀势力再起,加上汝南平舆的许家,颖川的钟家、荀家、陈家和韩家,颖、汝士人在朝堂上的势力越来越大。

    目前,朝堂上的关、洛士人和颖、汝士人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与此同时,随着蔡邕成为丞相,青兖两地的士人纷纷得到重用,他们也迅速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关、洛士人,颖、汝士人,青、兖士人先后雄起于朝堂,也就意味着北疆士人的实力在急骤减弱。

    北疆士人主要包括并州、幽州和冀州三地的士人,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原来追随大将军李弘的一帮士人。

    今天朝堂上的形势显然对北疆士人非常不利,这从最近两年来朝堂上发生的一系列争论就能看出来。

    这些事如果放在三年前,北疆士人在朝堂上拥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争论。

    洛阳收复后,中兴大业的基石得以奠定,朝堂上的权势之争随即愈发激烈,而三雍一事则把各方权势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发。

    三雍一事的争斗,表面上看是学术之争,但其实就是关、洛,颖、汝和青、兖三地士人联手打击北疆士人。

    在北疆士人中,权势最大的是李玮一系,其次是冀州崔家,再次是晋阳王家。

    而以田畴、田豫、刘放为代表的幽州士人因为大多数属于北疆武人一系,在北疆士人中反而实力最弱。

    所以丞相蔡邕等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玮作为打击对象,反而没有考虑引发这场争论的冀州崔家。

    然而,在打击李玮之前,蔡邕等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