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四节  大汉帝国风云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四节 (第1/3页)

    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二十四节杨彪哭了,老泪纵横,干瘦的身躯激动地颤抖着。

    突然,他高高昂起头颅,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

    “跪……”苍老、嘶哑、颤抖的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上,一下又一下,猛烈撞击着大汉君臣们的心。

    这一刻,十四年的痛苦,十四年的奋战,十四年的血汗,十四年的泪水,终于化作了一声穿云裂石般的嘶喊,大汉的天威终于在这声苍凉而喜悦的嘶喊中悍然雄起。

    长公主痛哭失声,拉着小天子跪了下来。杨彪跪伏在地,泪如雨下,悲恸的呜咽声让人肝肠寸断,黯然魂伤。

    “轰……”一声响,朝堂上近百位大臣撩衣跪倒,匍匐在地。大将军手举遗诏,站在朝堂中央,望着跪倒在地的君臣,一时间心神震颤,泪水情不自禁喷涌而出。

    先帝遗诏,大汉最大的权柄,孝灵皇帝赋予大将军的最大权力,十四年后,终于重归大汉天子。

    匡扶社稷,这个让大将军承载了十四年的重任,终于卸下了。从此后,匡扶社稷的重任就由年幼的天子承载;从此后,中兴大业将由当今天子去完成。

    十四年来,大将军奉先帝遗诏拱卫社稷,重振社稷,先帝授予了他无上的权力。

    当年,他曾率十万大军南下威胁洛阳;当年,他曾率北疆悍卒攻杀河北,收复冀州;当年,他曾挥军北上重创公孙瓒,稳定边疆;当年,他曾两次攻杀长安,失志勤王。

    他的凭仗是什么?他的大义是什么?谁给予他这个为所欲为的生杀大权?

    就是孝灵皇帝,就是孝灵皇帝的遗诏。凭借孝灵皇帝的遗诏,凭借孝灵皇帝赋予他的权力,他可以主政天下,他可以任意废黜天子,重建皇统,他可以任意征伐州郡涂炭生灵,可以任意诛杀他所认定的叛逆。

    他可以做任何事,只要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为了

    “匡扶社稷”,是为了

    “中兴大汉”,是为了

    “拯救天下苍生”就行了,他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当然,要想把先帝遗诏转化为权柄,首先需要强悍的实力,需要无坚不摧的力量。

    但大将军有,他可以利用自己的武力把先帝遗诏所赋予的权力发挥到极致。

    孝灵皇帝驾崩之前,这道遗诏曾在嘉德殿出现,当时没有宣读,只是说急送于塞外征北大将军李弘。

    不过所有大臣都明白,那不是一道遗诏,而是一把血淋淋的战刀。这把战刀曾发出了凌厉一击,其威力之大,让洛阳为之战栗。

    从此天下人都知道,李弘不再是一把战刀,他凭借着孝灵皇帝授予的特权,迅速变成了一位威胁到社稷安全的权臣。

    袁绍声讨董卓的时候,拿出来的是

    “三公檄文”,后来组建讨董联盟的时候,拿出来的是被废少帝的

    “承制”圣旨。凭着这份所谓的

    “承制”圣旨,袁绍得到了大义,指挥讨董大军攻打洛阳。当时,李弘手里的这份遗诏如果在皇甫嵩手上,或者在朱俊手上,情况会完全不一样。

    但可惜的是,这份遗诏在李弘手上,李弘虽然功勋显赫,但资历和声望不足,无法承载遗诏所赋予的权力。

    最后,天下形势彻底失控。董卓挟持皇帝,坚守于关洛。袁绍拿着承制诏书,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董大战。

    李弘则把遗诏放在怀里,困守于北疆,踌躇不前,一筹莫展。长公主千里迢迢赶到北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李弘的困境。

    张温等七位老大臣赶到晋阳,帮助长公主竖起了

    “重振社稷”的大旗后,这份遗诏才算发挥作用,这份遗诏所蕴含的权柄才和李弘所拥有的武力开始逐步结合。

    十四年过去了,李弘功勋更加显赫,而李弘的资历和声望也达到了顶点。

    他不但可以承载这份遗诏所赋予的权力,而且还能把它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如今,李弘拥有遗诏所赋予的全部权柄,而且这个权柄和他手中的兵权完全结合,权势倾天。

    李弘拥有这份权柄的前提是承载中兴社稷的重任,在这个大前提下,就算他竭尽全力扶持长公主和当今天子,不惜一切代价重建皇权威仪,也不过是他中兴社稷的重任之一。

    因此,只要李弘说社稷没有中兴,他就可以继续执掌国政,而长公主和天子也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拥有权柄。

    现在回头去看看,这些年,李弘在朝堂上屡屡退让,但他的权势不但没有减损,反而越来越强大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他在朝堂上的退让,他的声望也在增加,他的声望越大,威信越大,号召力越大,随之而来的是这份遗诏所给予他的权力也越大。

    试想一下,凭李弘现在的声望,凭皇权沦落的今天,凭天下动荡不安的形势,他即使没有官职,没有军队,对他的实力又有多大损失?

    他只要拿出这份遗诏,只要打出中兴社稷的旗号,只要登高一呼,还不是响者云集?

    如何制约李弘的这个权柄?没有办法制约。社稷存亡,都在李弘的一念之间。

    如何解除李弘的这个权柄?李弘死了,这个权柄就没了。或者李弘主动交还遗诏,把这个权柄还给天子。

    或者皇权强大,天子依靠强大的皇权强行剥夺李弘这个权柄。李弘对大汉忠心耿耿,对权柄也不贪婪,他在朝堂上步步退让,把他强大的权柄巧妙地掩藏在兵权之下,这让很多文武大臣遗忘了这道遗诏,甚至直接忽略了这道遗诏所赋予他的权力。

    人们直觉地以为大将军的权柄都来自于他强悍的武力,来自于他的兵权,来自于他对军队的控制。

    但有人却把目光一直牢牢盯在这道遗诏上,一直试图夺回李弘的权柄。

    在这些人看来,袁绍矫诏承制,成为大汉最大的叛逆,曹操、刘备、田楷重建皇统,负隅顽抗,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相比董卓挟持天子,这种假借皇权祸乱天下的叛逆才真正的可怕。于是,朝堂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将军总是退让,总是设法维护朝廷的威信,皇权的威信,而皇权则步步紧逼。

    朝廷更是上下齐心一致与其对抗,即使在大将军表示愿意交出兵权后,皇权和相权还是誓不罢休,继续进逼。

    其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大将军即使交出了兵权,他还是继续拥有当今朝堂上最大的特权,也可以说是最大的权力。

    虽然这个权力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社稷,对朝廷,对天子的的确确存在着巨大的威胁。

    李弘愿意交出这道遗诏,愿意交出先帝赋予他的权力吗?他不愿意,非常不愿意。

    当十四年前,他凭借着这道遗诏,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威胁洛阳的时候,他已深切感受到了这道遗诏的威力。

    这是他最犀利的武器,是他安身立命的武器,是他保证天下稳定的武器,他需要这个武器。

    他和这个武器已经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谁都不能离开对方。十四年来,他征伐天下,高举着

    “奉先帝遗诏匡扶社稷”的大旗,战无不胜。他可以任意选择皇统,任意调动军队,任意诛杀叛逆,任意处置官吏。

    即使违背了律法,他也可以凭借这道遗诏,凭借自己承载的使命,把律法踩在自己的脚下。

    如果失去了这道遗诏,失去了无上的权柄,不再承载先帝赋予的重任,他就是朝堂上一名普通的公卿大员。

    征伐天下的时候,他是

    “奉天子旨”,是天子授予他统帅大军的权力。他不能任意调动军队,否则形同谋逆,要诛杀九族。

    他无权任意处置叛逆,更无权任意处置官吏,他的所作所为要受到大汉律法的束缚,不能有丝毫的逾越。

    拥有这道遗诏,和失去这道遗诏,大将军所拥有的权柄有天壤之别。兵权再大,相权再膨胀,最后都要受制于皇权,而这道遗诏所赋予的权力和李弘所拥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