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八章 钱宁进谗  明朝伪君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百三十八章 钱宁进谗 (第2/3页)

丁实缺和军饷出入,查验天津东港帐簿,总之……就算诸多水师没毛病,相信御史大人们也一定能找出毛病,御史出京,秦杨二人还能坐得住?那时谁还在乎陛下追封兴献王这样的小事?”

    朱厚越听眼睛越亮,脸色渐渐从愤怒变成兴垩奋,哈哈笑道:“钱宁,看不出你一个武官居然通晓朝争之事,朕以往小瞧你了。”

    “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只不过,朕甫即皇位,一上来就拿海禁开刀,用意未免太明显了……朕恐君臣愈发陌路呀。”

    钱宁笑道:“拿开海禁一事开刀之前,陛下何妨预先铺垫一番?”

    “如何铺垫?”

    “臣在锦衣卫任职十余年,这些年秦堪做过的一些事情,臣多少有些耳闻……”

    ********************************************************************

    兴国耗费几代数十年心血,祸国却往往一言之间。

    满朝文武还在为皇帝换爹的事集体痛哭请愿之时,五名监察御史却向内阁递上一道参劾奏疏,奏秦堪不法事竟达二十余款,包括正德元年秦堪调动勇士营血洗东厂二千余人,贪墨锦衣卫粮饷,构陷残杀忠良等等,最触目惊心的是,掩藏得最隐秘的霸州造反一事也被挖了出来,言称秦堪与霸州女反贼唐子禾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唐子禾三次从朝廷围剿中逃脱,皆因秦堪故意放归……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臣们果然将朱厚换爹的事暂时抛到一边,朝堂议论四起,或惊或疑,目光同时望向近日来沉默寡言的宁国公秦堪。

    五名御史的参劾被朱厚当廷否决,朱厚甚至摆出一副愤怒的模样,语气严厉地训斥御史们恶意构陷,离间新朝君臣,并当廷罢免了带头参劾的一名御史。

    御史们的德性跟青春发育期的少年郎一样,有种逆反心理,越是不让说,他们说得越起劲。

    第二日,朝堂火药味愈发浓郁,十余名御史同时上疏参劾秦堪,这次朱厚没有罢免任何人,却仍旧狠狠训斥了这群御史,看在外人眼里,新皇对秦堪仍然圣眷极隆,可朝堂大臣们却是经历了多年的风浪,自然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第二日的参劾奏疏朱厚并没有退还,而宦官收了起来,封存司礼监留中不发。

    “留中不发”,这个举动委实意味深长了。

    …………

    …………

    宁国公府。

    秦堪接连三日没有上朝,但朝中的事情却清清楚楚。

    国公府的气氛颇为低迷,府中的管家丫鬟和杂役们似乎也听说了老爷正被言官参劾,尽管这些年来老爷被参过无数次,但显然这次不一样,老爷和夫人们脸上已有许多日子没见过笑容了。

    “公爷,您该出来说句话了,任他这么搞下去,公爷恐怕迟早会被算计……”丁顺苦口婆心劝道。

    这几日朝中气氛越来越不对劲,丁顺渐渐坐不住了,一大早便进了国公府。

    “个人荣辱于我何加焉?”秦堪表情很平静,显然这两日被参劾他却并不着急,他的心思不在这个上面。

    丁顺苦着脸道:“这已不是个人荣辱的事了,这两日那新皇帝还惺惺作态推却驳斥,再过两日,参劾公爷的声势越来越大,火候越来越足,新皇恐怕就会顺水推舟,将公爷除爵免职,公爷若无爵无职,新皇的下一步就会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了……”

    丁顺说得严重,秦堪却笑了,这种时候他居然还能笑出来,实在是个人才,连他也忍不住想佩服自己一下下。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啊……我倒真小瞧了他,小小年纪,心思怎么长的?做起事来比经历几十年风浪的老狐狸还利落,先造势,再借势,最后得势,既转移了大臣们的视线,又顺手将我逼得手足无措,啧啧……”

    秦堪赞叹了几声,表情仍不见任何悲喜,丁顺瞧了半天也瞧不出他的心思。

    “公爷您就别夸他了,赶紧想想办法吧,再夸他他可真将咱们逼上绝路了……”丁顺急得跺脚。

    秦堪斜睨了他一眼:“急什么?这个时候要沉得住气,谁先乱谁就输了,你仔细想想,言官参我那么多款罪状,哪一条有真凭实据?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