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18补给瓶颈  我的帝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618补给瓶颈 (第2/3页)

计的舰船,汇聚在这片广袤的星域。

    为了支撑起如此庞大的舰队,要建立多少个中转站,要建立多少个宇宙港口,要使用多少宇宙运输飞船,那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这个天文数字可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文数字!多如繁星的运输飞船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为了养活上百亿规模的兵力在前线作战。

    每一艘战舰上,都有数千傀儡机器人在工作,有些战舰上甚至拥有上万这样的工作机器人。

    除了这些机器人之外,这些战舰上还有克隆人几百到数百人不等。他们负责机器人无法从事的精密工作,在特殊岗位上为指挥官服务。

    在大型战舰上,还有几十到几百不等数量的自然人,包括各个种族。这些宝贵的高级指挥官们负责指挥战舰,领导克隆人与傀儡机器人。

    一艘艘这样的战舰构成了爱兰希尔帝国的分舰队,一个个这样的分舰队组成了庞大的舰队。

    爱兰希尔帝国那些建造在星球轨道上的星环船坞,不停的生产建造,把一个一个富饶的金属矿藏星球掏空,组装生产出一艘一艘体积巨大的战舰。

    从培养皿中走出来的克隆人,洗干净身体,坐上飞船,被分别运输到这样的崭新的战舰之上。

    然后,经过几小时的测试,这艘战舰就要前往指定星域编队,作为补充舰队赶往前线——因为制造的太多,所以连试航都被简化了。

    而在前线,几乎同一时间,就已经有一艘这样的战舰,被黑色的能量贯穿舰体,爆炸成为漂浮在宇宙中的残骸垃圾。

    这就是战争,看起来宏大无比,实际上残忍万分的宇宙战争。一个人,一个个体,在这样的战争中几乎毫无存在感。每一个微小的瞬间,都有数不清的个体灰飞烟灭。

    数不清的生命,就这样变成了一个一个冰冷的数字,成为了上位者决胜千里的决策数据。

    就好像,爱兰希尔帝国的皇帝克里斯,现在手里捏着的那份电文——希格斯13号上,现在已经没有存活的生命了。

    200多艘驱逐舰,持续不停的轰炸了3个小时,随后一艘战列舰赶到,用歼星炮又加热了星球核心。

    如今的希格斯13号,在外太空就可以看到表面炽热翻滚沸腾流淌的岩浆,看起来就好像地狱一样。

    “希格斯13号的悲剧是敌军兵力陡然增加导致的,对方如今正在所有能找到的方向上投入兵力,我军正在被迫在各个方向上投入兵力。”站在克里斯面前的罗凯,帮皇家第2舰队解释道。

    毕竟对着自己帝国的星球开炮,这不是一个说出去好听的事情。尽管那里实际上已经失守了,可亲手摧毁一个还可能有生还者的星球,实在是不太让人欢喜。

    “皇家第2舰队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不妥。”克里斯将报告按在了桌子上,开口说道:“这笔账算在看守者的头上就是了。”

    他看向了罗凯,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罗凯立即接着汇报道:“布尔乔斯将军的第10舰队已经抵达指定位置,希格斯11号已经变成前线了……”

    “海迪卡侬将军的第11舰队也已经抵达,不过看守者的舰队数量正在增加,前线的压力并没有随着第11舰队增援抵达而减弱。”他在星图上指了指,对克里斯还有瓦格隆介绍道。

    说完之后,他又开口补充说道:“实际上,后勤部队的压力比前线的舰队作战压力还要巨大。”

    想想看,如果华夏将自己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某一个省区,对铁路线的压力,对粮食储备的压力,对弹药油料甚至是住宿营区的压力,都不亚于打一场战争了。

    二战德三在东线战场上囤积了大量的物资,最终却因为铁轨问题以及交通条件限制,出现了波兰地区物资堆积如山,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德军却因为缺少物资被迫停止前进的窘迫情况。

    所以说,向一片星域投送如此多的兵力,其规模是地球上集结百万大军的千倍万倍,这其中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罗凯看了一眼工程部门的史密斯,对后者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为了支援前线的战斗,我们抢修建造了25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