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60章 热核聚变实验堆!  重生之大学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060章 热核聚变实验堆! (第2/3页)

工业革命都失去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总算是抓到了一个尾巴,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要牢牢地抓住才行呀!”

    “你们华兴集团公司向中央写的报告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我也是看过,高层对此也是非常重视,你们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和清洁能源方面做得非常好,在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这些领域暂时看不到商业化的可能,国家也需要你们华兴集团公司在这些方面能够提供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明凯说道。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有永远的“还要五十年”的说法,国内在这方面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大毛手里得到一个托克马克装置开始的。

    中科院在在1998年得到国家项目,建造“实验的先进的超导的托卡马克”装置,这也是第一个全部用超导系统来形成磁场的装置,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国内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家克服困难,重新设计了各种系统,前年实现了第一次“点火”,就实现了2000万度高温等离子体最高连续1000秒的运行,这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根据测算,可控核聚变要想实现商业化至少等离子体的温度至少要达到1亿度,稳定运行时间达到一千秒、等离子体平均电流达到一兆安都是要现实的目标。

    这还是点火阶段,在跨过跨过点火阶段后,要想实现商业化还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超过一亿度的高温虽然被束缚在超导磁场之中,但周围的材料依然会有耐热的考验,工程部件在超高温下的损耗和维护问题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

    现在国内的实验装置现在只能做到2000万度,距离1亿度高温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国内五年前就开始就加入国际热核聚变计划组织进行了谈判,两年前也是正式地成为了这个组织的成员国。

    在参与研发中,国内的科学家也是对这些在西方国家在托克马克等离子体物理的基础研究、聚变堆第一壁等关键部件所需材料的开发、示范聚变堆的设计及必要技术或关键部件的研制等方面有所了解和收获。

    现在中科院也是在研发新一代的辅助加热系统,这个也是科学家在参与国际热核聚变计划后有所启发,随即也是启动了这个系统的研发。

    辅助加热系统主要包括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中性束注入系统这两大系统,华兴集团公司也是主动地加入,帮助中科院建造了这套辅助加热系统。

    这套辅助加热系统是中科院设计的,涵盖了精密的强流离子源、高真空、低温制冷、高电压及隔离技术、远程测控及等离子体和束诊断等多个科学技术领域,对制造技术要求极高。

    不过今年年初华兴机床研究院还是造出来了,并且完成了氢离子束功率3兆瓦、脉冲宽度500毫秒的高能量离子束引出实验,标志着这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基本克服所有重大技术难关。

    而这也再一次展现出华兴集团公司在高端制造方面强悍的实力。

    国际热核聚变计划组织设计完成的这套装置不仅反映了国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